靠谱COP联盟
扎根课堂 服务教师 变革教学
夏日海实集智慧 课堂研讨促提升
2025-05-20 08:59:52

 

撰稿人:熊文波 李逾喜

2025516日,“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三期)’第二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如期举行。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花园村校区边靖主任和项目研修教师,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张薇老师、李鉴老师和助学者熊文波,共计15余人参加了活动。

1.jpg

1 活动合影

首先,在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环节,冯可心老师执教了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童年》导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童年》封面,对比以往学过的温馨童年课文,以色彩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阿廖沙童年生活,巧妙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同时,冯可心老师利用生活轨迹图和人物关系图,组织学生猜想情节走向、梳理人物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伍奕静老师执教了小学五年级科学课《自制滴灌装置》,以节水为主题,依托滴灌技术原型,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产品设计流程;伍奕静老师先通过展示农业滴灌技术应用场景,结合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让学生明晰节水的重要性和滴灌装置的设计目的,成功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2.jpg

2 研修教师授课现场

之后,在课后反思会中,同学科教师分别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学生参与度的提升等方面对两节现场课进行了基于学科的定性点评。李丹丹老师认为冯可心老师的《童年》导读课紧扣新课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化活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阅读兴趣;通过色彩对比、悬念驱动等策略降低阅读难度,搭建了新旧知识的桥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人物,避免对人物进行扁平化的理解。张媛老师肯定了伍奕静老师《自制滴灌装置》一课在跨学科概念教学方面的努力,通过项目实践落实装置结构与功能的概念,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推动学生思考,同时精心设计提问和评价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同时渗透德育,强调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

3.jpg

3 学科定性点评与分析

接着,在数据分析环节,张薇老师对课堂行为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聚焦课堂互动、学生参与度及问题设计,分析发现冯可心老师的语文课通过对话推进,以推理性问题为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深度思考;伍奕静老师的科学课则通过两次关键小组合作,强调装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两节课均能通过“如何”和“若何”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最后,张薇老师建议两位研修教师进一步强化生成性资源的加工,尤其是对学生回答的肯定与引导;同时丰富课堂追问与问题链,增加如何问题的比例,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方法和设计制作流程,从而加强跨学科教学实践。

 

4.jpg

4 张薇老师数据分析

随后,在基于数据的反思研讨环节,研修教师分为“亮点发现组”和“反思改进组”,结合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就现场课的教学优势与不足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在研讨成果分享中,研修教师提出,为提高课堂质量,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高阶问题和问题链的设计,提升学生参与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另外,设计教学方案需系统化思考,以精准定位学科教学目标和高阶问题驱动的教学目标。

最后,在自我反思环节中,两位授课教师结合学科点评和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从问题设计的优化、跨学科融合的探索和教学策略的调整等方面对自己课堂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自我反思,明确了后续课堂改进的方向。

 

5.jpg

5 基于数据的反思研讨

6.jpg

6 授课教师自我反思

至此,“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三期)’第二次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本次活动,研修教师们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明确了当前课堂教学的改进方向,切实体悟到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在发现教学特色与不足等方面的优势。此次活动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期待研修教师能够继续利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优化教学,推动课堂革新,积累丰富的研修成果!

 

202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