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李逾喜
2025年6月18日,“‘北京市延庆区西二道河中心小学、北京市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基于数据循证的课堂教学改进项目’启动会暨首次项目研修活动”在北京市延庆区西二道河中心小学举行。参与此活动的有北京市延庆区西二道河中心小学王建茹书记、张瑞贤副书记、马虹辉副校长以及研修教师们,首都师范大学靠谱COP团队负责人陈莉副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张敏霞副教授、指导教师张薇博士、王方圆博士以及助学者李逾喜,共计40余人。
图1 活动现场
模块一:项目启动会暨第一次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坊
上午10:00,项目启动会正式开始,马虹辉副校长主持了活动。首先,王建茹书记致辞。王建茹书记强调,要以此次项目为契机,突破传统以经验为主的教研模式,通过数据赋能教研,精准识别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动态优化教学策略,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王建茹书记对项目成果提出了三方面的期望,包括形成校本化的教研模型、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以及形成丰富的教学案例数据库,希望以成果为导向,推动基于数据的教育创新,持续改进教育质量,形成基于数据循证的校本研修文化。
图2 王建茹书记致辞
紧接着,徐杰老师作为研修教师代表发言。徐杰老师表示,过去教师凭经验探寻育人航线,如今数据灯塔照亮新方向;基于数据循证的课堂教学改进项目挑战传统听评课的教研方式,带来创新机遇,通过收集和分析真实课堂数据,使教学决策更加精准;期待通过数据赋能,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图3 研修教师代表发言
随后,张薇博士从四个方面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一是Why:为什么要参加这个项目?二是What:要参加的是什么项目?三是How:在项目中需要怎么做?四是What if:如果高效参与项目,将有何收获?通过张薇老师的解读,研修教师对项目实施方案有了更深入地理解,明确了项目的实施背景、研修目标、设计理念、服务内容以及研修成果,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图4 张薇博士项目实施方案解读
紧接着,张敏霞副教授进行了主题为“教育大数据透视下的课堂教与学:从观察现象到改进教学”的专题培训。张敏霞副教授从教学现象与教育本质的关系的角度,强调了教育大数据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课堂高阶问题特征图谱”与“大数据透视下的合作学习改进”两个研究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如何利用教育大数据分析课堂教学行为并据此改进教学的过程,充分展现了教育大数据在推动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与潜力。
图5 张敏霞副教授专题培训
活动最后,马虹辉副校长做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活动使得研修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在课堂中引入数据分析的迫切性,期待在专家团队的支持下,与北京市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携手推进该项目,并将积极学习项目前期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成果,最终实现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图6 马虹辉副校长总结讲话
模块二:第一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
下午13:00,第一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王静老师执教了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海上日出》,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共同总结写作方法;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运用这些方法修改游记片段,强化对写作技巧的运用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主动观察自然的兴趣。紧接着,刘晓婧老师执教了小学五年级英语课《Talking about my dream job》,通过歌曲导入、角色扮演、创编对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对话中关于职业的信息;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式谈论职业理想及职责,并借助AI技术组织学生完成并分享自己的心愿卡,引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展望与思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图7 研修教师授课现场
随后,张薇博士对两节课进行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从数据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亮点和需改进之处进行了细致解读和指导。张薇博士认为,王静老师课堂中的问题设计多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小组合作中角色分工明确,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学习效果。刘晓婧老师结合学科特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学习体验,为学生的汇报展示提供了详细的评价支架,体现了多元的课堂评价方式,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同时,张薇博士就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小组合作活动中认知冲突的产生和鼓励学生提问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帮助研修教师明确了下一步教学改进方向。
图8 张薇博士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
紧接着,研修教师们在靠谱COP团队的指导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科教学特点,依据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和课程标准证据,探讨了现场课的亮点与不足,发现课堂教学实践的特色与优势,反思存在的问题。随后,研修教师代表结合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课程标准证据等,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问题的设计等方面,对两节现场课的亮点、不足和改进建议进行了分享汇报。
图9 分组研讨与成果汇报
随后,在授课教师自我反思环节,王静老师和刘晓婧老师结合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进行了自我反思。王静老师着重针对小组合作活动设计方面进行了反思,认为未来可以通过切片分割法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刘晓婧老师关注到师生对话深度有待提高,认为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职业特点深入挖掘,丰富对话内容,提升课堂深度。
图10 授课教师自我反思
愿景已明晰,前行启新程。至此,“‘北京市延庆区西二道河中心小学、北京市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基于数据循证的课堂教学改进项目’启动会暨首次项目研修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对教育大数据透视下的课堂教与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明确了利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优化教学实践的研修方向。期待通过未来的项目研修与教育大数据的助力,研修教师能够学有所获,借助数据循证教研推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