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房山行,数据研修助提升
撰稿人:韩玉梅
2020年11月5日下午,靠谱COP项目指导教师冯涛副教授带领助学者张利群、成红、韩玉梅一行四人来到北京市房山区城关小学,进行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服务活动,同时,本次活动也是房山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题为“设计有效学习任务,促进核心素养落位”。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王雅薇主任、张艳副主任、数学教研员王玉彬老师、房山区城关小学史瑞琴校长以及来自共同体学校的二年级数学教师近50人。
首先,城关小学任正英老师带来了二年级数学课《认识厘米》。上课伊始,任正英老师利用学校创意衍纸社团作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完成用橡皮测量纸条长度任务时质疑思考,从而引入对长度单位厘米的学习。接着,任正英老师开展了用小棒测量纸条长度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使同学们在操作和交流中感悟厘米的概念,增强对尺子的认识,积累测量的经验。随后,由城关小学张萱老师带来第二节数学课《测量》。张萱老师基于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了比较钉子、测量水瓶、测量线段等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测量的方法,加强了对测量本质的认识。同时,参与课堂观察的研修教师和助学者组成的课堂观察团队对两节现场课进行了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采集。
图1 任正英老师和张萱老师授课现场
授课结束后,房山区城关小学吕萍老师主持了课后反思会,房山区城关小学靠谱COP项目的5位研修教师依次进行了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随后,两位授课老师依据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进行了自我反思。
图2 研修教师进行数据汇报
图3 任正英老师和张萱老师进行自我反思
接着,张艳副主任从学科角度对这两节课进行了分析与点评。张艳副主任指出两节课在问题设计上各具特点,《认识厘米》一课创造性问题高于常模,教学任务面向创造;《测量》一课批判性问题高于常模,学习任务面向问题解决。然后张艳副主任在通过有效任务设计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方面给出了改进建议。
最后,冯涛副教授针对两节课进行了主题为“教学任务设计”微讲座。冯涛副教授通过对两节课的分析总结提出做好教学任务设计的三要素:情境设计、问题设计和过程设计,其中问题设计是核心,情境设计要贴紧学生的生活,过程设计要关注活动序列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和技术工具的设计等。
图4 张艳副主任和冯涛副教授进行点评
至此,此次房山区城关小学靠谱COP项目课堂观察以及数学教研活动圆满结束。研修教师在教学研讨中增强了对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理解,加深了对教学任务设计的认识。来自共同体学校的教师也对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有了直观的认识,增强了借助靠谱COP项目实现专业发展的动力和信心。
图5 研修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