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相聚观数据 课堂教学共提升
撰稿人:李广萍
2021年11月18日,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基于大数据的问题化教学研究项目”全体研修教师与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指导教师路征老师、赵炜老师、梁友明博士及助学者赵宇敏、黄美芬、李广萍相聚线上,共同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线上课后反思会。
为积极响应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活动以“线下+线上”的方式进行。研修教师现场授课并提交授课视频、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在线召开课后反思会。
上午的课后反思会围绕屈嘉童老师的数学课《分数的认识(几分之一)》和张婧媛老师的舞蹈课《加油!红领巾》进行。首先,屈嘉童老师和张婧媛老师分别围绕自己的教学,进行了自我反思。屈嘉童老师从教学流程、活动设计、课堂把控等方面进行了反思;张婧媛老师围绕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展开自我反思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图1 研修教师自我反思
随后,罗洪茹老师和舍梅老师分别进行了学科定性点评。罗洪茹老师表示屈嘉童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丰富多彩,从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舍梅老师表示张婧媛老师的课堂中教学环节清晰流畅,在一次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提升了其创造力、表现力和沟通力。
图2 罗洪茹老师和舍梅老师学科定性点评
紧接着,梁友明博士和助学者团队一起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和分析,从数据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亮点和改进之处进行了详细解读。
图3 梁友明博士和助学者汇报数据
随后,赵炜老师进行了基于大数据的综合分析与点评。赵炜老师表示屈嘉童老师以核心问题为驱动,通过丰富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并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同时建议屈嘉童老师在课堂中加强非言语回应,提升师生、生生间紧密关系。针对张婧媛老师的课堂,赵炜老师表示张婧媛老师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让学生体会到舞蹈的快乐;同时建议增加生生评价,通过相互交流与帮助,使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图4 赵炜老师综合分析
下午的课后反思会围绕梁超老师的语文课《牛和鹅》和赵晓丹老师的英语课《School Sports Day》进行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反思与研讨。首先,梁超老师从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活动设计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方面进行了反思;赵晓丹老师围绕学情分析、课程把控及教学环境等方面展开自我反思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图5 研修教师自我反思
随后,张蓓老师和韩雅楠老师进行了学科定性点评。张蓓老师认为梁超老师的课程紧扣单元主题,聚焦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和困惑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主动表达。韩雅楠老师肯定了了赵晓丹老师丰富的课堂活动设计,同时建议在课堂中有效落实学科活动观,充分挖掘教材文本,凸显学科育人价值。
图6 张蓓老师和韩雅楠老师学科定性点评
紧接着,梁友明博士和助学者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和分析,从数据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亮点和改进之处进行了详细解读。
图7 梁友明博士和助学者汇报数据
随后,路征老师进行了基于大数据的综合分析与点评。路征老师表示梁超老师整体课程设计目标明确,主线清晰,整节课围绕核心问题展开教学,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环环相扣而又层层递进;同时,建议梁超老师在小组活动中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设计,进一步思考集体任务和个人任务在知识、技能、思维上的差异。针对赵晓丹老师的课堂,路征老师表示赵晓丹老师做为经验丰富的成熟型教师,展现了强大的亲和力和良好课堂组织能力,在课堂中使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在教学情境、问题支架、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方面给予了可行的建议。
图8 路征老师综合分析
最后,吕秋影校长进行总结发言。吕秋影校长表示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各位研修教师能够客观地了解课堂的实施效果,发现自身的优势及不足,找准改进方向。希望各位研修教师能够在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的支持帮助下,逐步提升自身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图9 吕秋影校长总结发言
至此,为期一天的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基于大数据的问题化教学研究项目’线上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本次活动研修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有了进一步认识,希望研修教师能够借助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这一利器,进一步定位问题,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更上一层楼,让我们继续聚焦课堂,借助数据,共同进步!
2021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