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7日,这一天阳光明媚,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王陆教授,指导教师张敏霞博士和陈琳教授,以及助学者李雪、麻佰玲、任雪雪一行六人走进了北京市东城区第三批靠谱COP项目学校的第二十四中学和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参加本次课堂观察活动的还有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房彬老师以及非常积极的东城区第三批靠谱项目学校的部分学的研修团队成员。上午的活动二十四中何育竹校长全程参与,下午的活动二十五中贾春阳校长更是与我们寸步不离。
上午我们在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进行了两节课堂观察,并举行课后反思会。9点整,满欣老师的高一数学课《基本不等式》正式开讲。同时,COP团队助学者分别运用编码体系分析方法和记号体系分析方法进行了实时课堂观察。满欣老师清晰明亮的嗓音让整堂数学课的气氛显得非常活跃。满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方面深入地探究不等式的证明,从而进一步突破难点。整堂课下来这位教龄不到1年的新手老师,给在场听课的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刘学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高二的英语课《The power of nature》,刘老师运用白板的功底非常深厚,一个拖拽就如同变魔术一样把英文短语瞬间变成了汉语翻译,让在场的老师们看得是瞠目结舌,最后刘老师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短语写的一篇精彩的小短文收尾。
两节课顺利结束之后,课后反思会在助学者李雪的主持下召开。首先,两位授课教师分别从课堂中最满意、最不满意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三个方面进行了自我反思。接着,二十四中刘铮老师和肖楠老师分别对刘学智老师和满欣老师做了定性点评。刘铮老师对刘学智老师在问题设计上的建议与王陆教授在“四何问题”方面的分析结果不谋而合。最后COP项目组做出了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并对两位老师在设计课堂活动及问题深度方面一些建议,并在以后的课堂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占有率尽可能多一些。
下午,我们来到了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刚一进大门校园里的优雅园林式的环境缓解了我们本来非常紧张的赶场气氛。下午第一节课就这样愉快的开始了。徐培佳老师为我们带了高一英语《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课上徐老师通过阅读课文和提出关键问题,锻炼了学习英语能力较弱的高一学生的总结归纳、整理分析课文信息的能力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她设计了比较多的推理性问题和创造评价性问题可以看出,徐老师非常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经过了短暂的15分钟的休息时间,下午的第二节课-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始了。这节课由李赞老师和她的国际班的高一学生带来。这节课是一节翻转课堂形式的,让我们体会到了学生的各种才华,以及李老师的课堂主导能力。开场,以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成果展示视频为导入;中间又穿插了学生制作的海报,以及两个小组排练的戏剧《苏轼与周瑜的隔空历史对话》;最后李老师又从“儒”、“释”、“道”三个方面诠释了苏轼的个人成就,可以说这是这节课的升华。
两节课结束后,课后反思会上我们的讨论更是热烈。首先,照样先是由两位授课教师分别从课堂中最满意、最不满意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三个方面进行了自我反思。接着,二十五中的贾楠老师和李萌老师分别对徐培佳老师和李赞老师做了定性点评。指导教师陈琳老师时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因此在数据汇报的时候,陈琳老师也就自己的看法对这节课做了定性点评。
虽然今天两所学校的老师们都是第一次亲身体验课堂观察活动与课后反思会,但各位研修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并享受整个过程,两所学校的校长对COP项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肯定,这使得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心。
教师的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COP项目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坚信,在COP助学团队众多专家走进课堂的深入具体的指导下,COP项目团队一定能够为各位研修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