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观数据 教研促提升
撰稿人:樊勇
2023年4月25日与4月27日,“‘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靠谱COP项目’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以线上线下共同交流的形式如期开展。线下参与本次活动的有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线上参与本次活动的有靠谱COP团队张敏霞副教授、路征老师、梁友明博士以及助学者黄美芬、吕秀悦、白佳鹭。
图1 线下活动现场
4月25日下午和4月27日下午,研修教师与靠谱COP项目团队共同对两节现场课、一节视频课例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观察与诊断。
在六年级数学课《线段的大小的比较》中,朱裕莲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身高的比较,抽象提炼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整节课朱裕莲老师借助高阶问题的组合设计,加强了学生对几何意识的起步、几何语言的形成、图形与几何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在八年级语文课《游记写作思路指导》中,刘苑老师从古文名篇入手,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游记写作方法,进而迁移运用于自身的游记分析中,而后水到渠成地总结归纳出游记写作的思维框架助力于实际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在视频课例七年级语文课《卖油翁》中,李依莹老师创造性地引入《宋史》《学记》《归田录》等课外资料,通过品读原稿和修改稿细节描写的不同之处,分析人物特点及本文的艺术特色,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两节现场课授课的同时,校本研修团队进行了实时的课堂教学行为数据采集。在助学者的辅助下,研修教师专注认真地进行数据采集,借助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聚焦课堂关键教学行为,在实践与反思中实现教师数据素养的不断发展。
现场课结束后,研修教师与靠谱COP项目团队共同开展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课后反思会。授课教师朱裕莲老师、刘苑老师、李依莹老师分别就自己课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自我总结与反思;随后教研组各位教师对三节课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紧接着校本研修团队进行了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行为数据汇报,从数据的角度对课堂优点及可改进之处进行了细致分析解读。
图2 研修教师数据汇报、交流讨论
随后,张敏霞副教授、路征老师分别对朱裕莲老师、刘苑老师和李依莹老师的课堂进行了基于数据证据链的综合分析。
张敏霞副教授肯定了朱裕莲老师课堂的优势,指出其使用高阶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借助问题支架引发师生的深度互动、通过适切活动支持学生自主探究,彰显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思维性课堂的典型特征。此外,张敏霞副教授也从数学学科本质和教师智慧理答的角度,并给出了一系列改进优化建议。
图3 张敏霞副教授综合分析
路征老师指出,刘苑老师教学风格亲切自然,教学策略使用丰富,巧妙地运用联结策略和丰富的认知工具,帮助学生分析、评价、迁移和内化,支持了学生的知识图式构建,体现了课堂的思维性及教师优秀的教学能力。围绕李依莹老师的授课过程,路征老师依据数据分析,指出李依莹老师巧妙设计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认知不平衡状态,并充分联结学生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有深度、学生思维生成有高度。最后,路征老师针对两节课的课程特点,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与策略。
图4 路征老师综合分析
至此,“‘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靠谱COP项目’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落下帷幕。研修教师们在浓郁的研讨氛围中,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切磋和思维碰撞。通过教学流程再造及教学方式创新,使学生成为思考主体,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基于数据循证的学科教学转型行动研究,促使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行为,加快了教研共同体智慧学习与实践研究的良性循环。
2023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