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COP项目助学团队首席指导专家王陆教授带领COP项目助学团队指导教师蔡荣啸老师、研究生助学者赵梦圆一行来到华富小学进行本学期第二次面授培训活动。
活动伊始,拥有17年教龄的赖俭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太阳》。赖老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投票器等信息化设备,提升了师生互动的频率与质量,引发了学生思考,进一步解读了课文,用有效的教学干预排解了学生们的认知错误,维持了课堂的良好教学效果。整节课讲解深入浅出,气氛轻松愉悦。
接下来由陈慧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小学四年级英语课《Book8. Unit7 Future living C部分》。和赖老师一样,陈老师也是一名成熟教师,讲授连贯流畅,显示出了陈老师的语言能力与对课堂的掌控力。整堂课采用全英文方式授课,使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氛围紧张有序,而又轻松活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读课文、做对话练习,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学会了重点单词和短语,同时听说读写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随后的课后反思会在助学者赵梦圆的主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赖俭老师和陈慧老师首先对这堂课最满意的环节、不满意的环节和改进措施进行了一次自我反思,福南小学的周轶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中肯的点评。本次课堂观察的编码体系分析方法中的S-T维度是由荔园小学南校区的郭小龙主任与邱山红主任共同完成的,他们分别就采样的数据进行了汇报与分析,由助学者赵梦圆为他们颁发了评课证书。接着,助学者赵梦圆分别从记号体系分析方法对教师有效性提问、教师回应学生问题、四何问题、对话深度等多维度的课堂观察数据进行了汇报,蔡荣啸老师与王陆教授则从教学法、教学策略、技术应用及教学建议四个维度对教师进行了实践性知识萃取方面的综合分析,并给出建议。
下午,首先由王陆教授进行了数字故事讲述的讲座。王陆教授讲授了数字故事的核心理论并展示了优秀案例。在王陆教授的精彩讲解下,许多老师对这种既生动有趣、基于教师的教学实际,又能反映出教师实践性知识与反思水平的形式展现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到第六届COP年会的数字故事评比当中来。
接下来,由蔡荣啸老师带来了课堂观察方法之四何问题的讲座。四何问题是记号体系分析方法中的一个维度,麦卡锡在4MAT模式中将问题分为四种类型,简称“四何”问题。在了解了四何问题维度后,研修教师针对课堂录像片段进行了实战练习,而后对采样的数据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28日上午,COP助学团队来到了红岭中学园岭初中部,在这里谢琼珠老师展示了一堂初二数学复习课《平行四边形的复习》。谢老师是一名新手教师,但是这毫不影响她的专业能力发挥,她讲课沉稳、思路清晰,采用了小组与学伴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协作学习与同侪互助,谢老师还设计了“题王”出题的环节,请每个小组的“题王”为其他小组出题,每个小组通过组内讨论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思路与结果,由“题王”进行打分与评价,这个环节将整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营造了浓厚的讨论氛围。
授课结束后紧接着召开了课后反思会,由助学者赵梦圆进行主持。首先,授课教师谢琼珠就刚才所上的课进行了自我反思。然后,现场的几位听课教师分别从个人感受以及学科角度对这节课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接下来由红岭中学园岭初中部的冯哲磊老师就采样的S-T维度的数据进行了汇报与分析,由助学者赵梦圆为她颁发了评课证书。随后,COP助学团队从编码体系和记号体系分析方法的不同维度进行课堂观察数据汇报与分析点评,并给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接下来,由王陆教授与蔡荣啸老师结合课堂做了知识萃取的综合分析与点评,对于课堂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反思会气氛热烈,听课教师们争先恐后的向COP助学团队请教了课堂观察的种种困惑,王陆教授与蔡荣啸老师对此一一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与分析,获得了现场听课教师的深刻赞同。最后,由助学者赵梦圆召开了工作室主任会,回顾了之前的研修活动与情况,并向大家介绍了下阶段的研修计划,每位研修教师都斗志昂扬,蓄势待发。
红岭中学园岭初中部张炬全主任指出,COP项目是非常科学且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其中的课堂观察以及对课堂的定量分析与评价能够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红岭园岭初中部秦立法部长也进行了发言,他对本次面授培训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首师大COP项目组专家团队的现场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希望COP项目团队能够为该校提供更多的指导。
本次面授活动到此圆满结束了。我们相信,以专家为引领,以教师实践为依托, COP项目必将和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紧密结合在一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期待COP团队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