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王帆 吕秀悦
2024年5月30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基于大数据的合作学习诊断与改进项目”第四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顺利开展。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王建华主任、全体研修教师与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路征老师及助学者吕秀悦、马紫鑫、王帆一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研修教师共同观摩了徐聪聪老师执教的高中物理《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一课。徐聪聪老师通过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借助视频和实验展示,引导学生探究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之间的转化,并在充分的自主探究和展示交流中帮助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图1 徐聪聪老师授课
现场课结束后,徐聪聪老师围绕自己的教学,分别从教学设计思路、问题情境设计及课堂表现等方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深入的自我总结与反思,并就课堂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改进策略的归纳总结。
图2 徐聪聪老师自我反思
随后,由同学科教师进行学科定性点评。高中物理教研组组长史丽娟老师表示徐聪聪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的物理思维、物理观念和物理方法的培养。同时建议徐聪聪老师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充分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
图3 史丽娟老师学科点评
最后,路征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与基于数据证据链的综合分析。路征老师指出,徐聪聪老师以清晰的教学主线设计、明确的目标指向为引导,充分结合真实生活情境,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变化的过程;建议徐聪聪老师将课堂上细碎的问题凝练成核心问题,以新情境解决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图4 路征老师综合分析
至此,为期半天的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基于大数据的合作学习诊断与改进项目’第四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改进方向和实施路径。期待研修教师能够借助“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这一利器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提高实践性知识水平,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理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