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王方圆、孟燕楠
2024年6月3日和7日,“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二期)’现场课堂观察活动”分别在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和苏州街校区举行。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高晶主任、苏州街校区程润主任和语文、数学及道德与法治学科研修教师,其他学校教师及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李亚娇老师、王方圆老师和助学者樊世珂、徐蓉蓉、孟燕楠,共计30余人。
图1 活动合影
在四节现场课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中,授课教师能够运用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和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内容生动且富有深度,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语言表达逻辑清晰,教学活动丰富多样,活动任务源于生活实际,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敢于提问,课堂氛围活跃,给现场研修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研修教师在认真观课的同时积极挖掘课程亮点,并及时记录。
表1 两所项目学校现场课授课信息
图2 课堂观察现场
在课后反思会中,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张素荣老师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结合新课标和核心素养,指出了教学目标达成、师生互动设计和学生主体性发挥等不同方面的优点;在数据分析环节,李亚娇老师分别对四节现场课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分析与点评,从课堂教学模式、问题系统设计、问题结构设计、教师理答方式和师生对话深度等方面进行了数据解读,也从高阶问题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和师生评价方式等方面给予了改进建议。
图3 张素荣老师学科分析
图4 李亚娇教师数据分析
研修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就现场课的教学优势与不足展开了热烈地讨论。随后,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两位授课教师结合学科点评和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别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及师生互动等方面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自我反思。
图5 授课教师自我反思
紧接着,高晶主任和程润主任进行了活动总结。高晶主任认为利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提问方式和教学环节具有专业性,结合数据进行反思改进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明确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有效地指导;程润主任提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学习语言和学习思维的发展,强调利用教材进行教学的重要性,认为语文学科教学需要体现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成长的关注。
图6 活动总结
至此,“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二期)’现场课堂观察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对基于数据循证的课堂教学改进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同时明确了下一步教学实践的改进方向。期待研修教师能够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实践与反思,落实“三声课堂”教学理念,借助数据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逐步向专业型和研究型教师转变!
202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