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冯玉琴
2024年7月9日下午,北京市“东城区中学教师研究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中学教师研究能力提升训练营’”总结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张述林副院长、师训部束旭主任、常洁云老师及项目研修教师,以及靠谱COP团队首席专家王陆教授、团队负责人陈莉副研究员、指导教师张敏霞副教授、王怀波博士、赵炜老师、周维斌老师及冯玉琴老师。束旭主任主持了会议。
图1 集体合影
活动伊始,束旭主任提出希望通过今天的总结会,研修教师能够展示所学成果、凝练研究经验,进一步深化对研究的思考和认识。
图2 束旭主任主持会议
第一个环节是课题申报模拟答辩。来自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的韩羽宁老师和北京第二十五中的张俊杰老师分别就《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究》《中学生情绪表达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两个课题,围绕选题依据、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案、创新之处、进度计划及预期成果分别展开论述。之后,在答辩环节中,王陆教授、张敏霞副教授、王海波博士分别针对两个选题进行了提问和点评,帮助研修教师厘清研究思路,以便开展后续研究。
图3 课题申报模拟答辩现场
接着,在专题微讲座《中学教师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中,张敏霞副教授围绕“中学教师为什么需要做研究”“中学教师适合做哪些领域的研究”和“中学教师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展开论述。在第一部分,张敏霞副教授通过对政策文件的讲解,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教师通过做研究,能够身处教育研究的中心,有效促进专业发展,成为一名研究者;在第二部分,张敏霞副教授对研究问题的特征与确定选题的五步策略等展开解读,并对训练营中研究教师提交的84份《课题申报书》进行了整体分析;在第三部分,张敏霞副教授重点针对选题依据、研究方案、预期成果进行点评分析,帮助教师了解撰写课题申报书的重点,并向研修教师展示了优秀案例。
图4 张敏霞副教授专题微讲座
随后,在优秀教师发言环节中,来自青海省称多县清水河镇中心寄宿制学校的宋维全老师、江永桑周老师和青海省治多县希望小学巴毛求忠老师分享了参加训练营的学习收获和经验。
图5 学员代表发言分享
紧接着,常洁云老师作项目总结报告。常洁云老师围绕项目目标、项目实施过程及完成情况和项目成果进行了总结。总结报告显示,通过培训研修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研究观念,形成了研究的问题意识,寻找和发现了教育教学中的研究问题;研修教师已经掌握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等三种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初步具备研究方案设计能力;研修教师已经掌握课题申报和开题论证的相关方法,初步具备研究选题和课题申报等能力。最后,常洁云老师向研修教师展示了专家提出的发展建议:希望研修教师以课题申报书的计划为目标和路径,开展真实场域中的教学、育人实践和研究工作;以线下模拟课题申报答辩为借鉴和参考,积极地推进课题申报工作;同时希望研修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申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图6 常洁云老师作总结报告
随后,进行了优秀学员表彰,在训练营学习过程中,课程学习积极、作业完成质量高的23名研修教师被评为“优秀教师”,张述林副院长和王陆教授为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并合影。
图7 优秀学员表彰
最后,张述林副院长就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本次训练营所取得的成果,对研修教师克服繁重教学压力、始终坚持课程学习并努力完成作业等给予高度肯定;他着重强调科研工作区别于教学工作的四个关键原则:即鼓励采用科研思维解决问题并弘扬科研精神、坚守正确的科研态度原则、选择适宜的科研方法策略和建立正确的科研成果认知框架。
图8 张述林副院长总结讲话
至此,为期半天的“东城区中学教师研究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中学教师研究能力提升训练营’”总结会圆满结束。通过本次会议,研修教师对课题申报流程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有了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对科研赋能、助力成长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期待研修教师能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将研究所得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并凝聚教学成果,借助课题研究与实践在未来教育教学中更上一层楼!
2024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