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熊文波
2024年9月26日,“福州市象峰学校‘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二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如期举行。福州市象峰学校语文组全体研修教师,福州市西园中心小学、福州市晋安区实验第二中心小学、福州市晋安区第六中心小学、福州市捷坂小学的部分教师,以及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张薇老师、冯玉琴老师和助学者徐蓉蓉,共计7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午8时55分,活动准时开始。首先,福州市象峰学校的叶榕锋老师执教了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夏天里的成长》。叶榕锋老师以读题入境,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感受“生长”,引导学生生成文本的“金字塔结构”,将语文要素可视化,从而转化为写作中可迁移的知识。随后,福州市象峰学校的李梦兰老师执教了初中七年级语文课《书戴嵩画牛》。李梦兰老师以“艺术之旅”为大情境,带领学生走进书画站,在正确、流利朗读文言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大胆辨析,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热情。
图1 叶榕锋老师、李梦兰老师授课现场
两节现场课结束后,冯玉琴老师主持了课后反思会。首先,福州市象峰学校林彤老师对叶榕锋老师的语文课进行了学科定性点评。林彤老师认为,叶榕锋老师在朗读上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体会文本内涵,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促进学生的思辨性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有效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林彤老师建议可以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来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接着,福州市象峰学校刘慧律老师对李梦兰老师的语文课进行了学科定性点评。刘惠律老师认为,李梦兰老师依据新课标、新教材和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体现了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为素养导向下的学习方式转变探索了实践路径。
图2 林彤老师、刘惠律老师学科点评
随后,张薇老师对两节课进行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从数据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亮点和需改进之处进行了细致解读和指导。
张薇老师认为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都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其中,叶榕锋老师通过师生共读、个人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读出语言的美感并感知事物的丰富性,通过高于全国常模数据的创造性问题和批判性问题引领学生循文意、析要素,并为学生搭建写作的“金字塔结构”,促进学生将本课所学运用到写作中,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李梦兰老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及若何问题,引导学生借助角色扮演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并借助高于全国常模数据的创造性问题和批判性问题展开想象,丰富人物形象的多元解读,在辨析洞察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同时,张薇老师对课堂中如何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精细化设计、如何提供研讨支架从而产生深度的师生对话给予了中肯的建议。
图3 张薇老师数据分析
紧接着,现场全体教师分为“亮点发现组”和“反思改进组”,结合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及自身的听课感受开展小组研讨。现场研讨氛围热烈,研修教师发言积极,分别从教学活动设计、问题系统设计、师生互动方式以及把握课堂生成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
图4 研修教师集体研讨及汇报
随后,两位授课教师结合学科建议和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别从课堂问题设计、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及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等方面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教学反思。
图5 授课教师自我反思
至此,为期半天的“福州市象峰学校‘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二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切实体悟到了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在发现教学特色与不足方面的优势,明确了当前课堂教学的改进方向。希望研修教师能够将所学所思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利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持续优化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提质增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202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