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杨鸿宇
2024年10月21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六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校本部研修教师线下参与,其他校区研修教师线上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李艳征副校长、柯梦青老师、袁涛老师和谭丞老师及项目研修教师,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张敏霞副教授、冯玉琴老师及助学者杨鸿宇,共1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冯玉琴老师主持。
图1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分别对范兴园老师执教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精卫填海》和王梓煦老师执教的小学五年级科学课《水的作用》进行了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范兴园老师以神话故事采风者、神话故事记录者、神话故事传讲者、神话故事续编者等环节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及掌握创编神话故事的方法;王梓煦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和分享分析等一系列的探索过程,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水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靠谱COP团队进行了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与记录,柯梦青老师参与了问题结构维度的数据采集与记录。
图2 范兴园老师和王梓煦老师授课现场
授课结束后,柯梦青老师和谭丞老师分别进行了学科点评。柯梦青老师和谭丞老师以学科视角,结合学科课程标准对两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合作学习设计和学生思维培养等进行了定性分析。
图3 柯梦青老师和谭丞老师学科定性分析与评价
随后,冯玉琴老师和柯梦青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冯玉琴老师从数据的角度对两节课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任务设计、问题类型、对话深度和教师回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柯梦青老师重点对两节课的问题结构进行了分析。之后,现场研修教师聚焦合作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从任务设计、活动实施、角色分工、冲突管理等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重构。
图4 冯玉琴老师和柯梦青老师数据分析
图5 研修教师交流讨论
接着,张敏霞副教授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张敏霞副教授充分肯定了两节课的非言语回应方式,建议拆解教学目标,以核心问题统领整个课堂,整合多个子问题,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在合作学习方面,建议注重合作学习任务前的思考、合作学习任务中的角色分配和合作学习任务后的评价,以提升肯定来促进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
图6 张敏霞副教授综合分析
最后,范兴园老师和王梓煦老师进行了自我反思。两位老师从自身授课状态、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过程与评价、批判性问题设计、鼓励学生提问和价值观引领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明确了今后课堂教学的改进方向。
至此,“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六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进一步明晰了合作学习的设计与评价。期待研修教师能够在今后的研修中不断积累经验,学以致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设计!
2024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