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杨鸿宇
2024年10月29日,“‘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十八里店分校’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一次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坊及第二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如期举行。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十八里店分校蔡丽娜主任、赵宏娟主任、杨威主任、夏英莲老师和全体研修教师与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张敏霞副教授、冯玉琴老师及助学者杨鸿宇,共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蔡丽娜主任主持。
图1 活动现场
上午9时,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坊正式开始。首先,冯玉琴老师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介绍了项目目标、本学期研修设计、团队组织架构及项目预期成果等,使研修教师对项目有了全面且明确的了解,以保障项目能够顺利且高效地推进。
图2 冯玉琴老师解读项目实施方案
随后,张敏霞副教授为研修教师带来了主题为《大数据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提问》的专题培训。张敏霞副教授对有效性提问分析方法进行了讲解,通过对课例视频片段进行实操练习,带领研修教师记录和体验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帮助研修教师进一步明晰问题类型的内涵,加深对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中有效性提问数据维度的理解,最后指出了改进课堂提问的方法策略。
图3 张敏霞副教授专题培训
紧接着,第二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拉开序幕。杨威老师执教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海滨小城》,通过创设“招募小导游”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参与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悟、抓关键词、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感受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小城之美,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李美娇老师执教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慈母情深》,在学生快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聚焦外貌、语言等描写,引导学生体会深沉的母爱。期间,靠谱COP项目团队对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数据采集。
图4 杨威老师和李美娇老师授课现场
下午13时40分,课后反思会正式开始。夏英莲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学科定性分析与点评。夏英莲老师结合语文新课标对两节课的教学环节和完成情况进行了点评和分析,认为杨威老师执教的《海滨小城》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李美娇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培养了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建议两位老师拓宽思维空间,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以鼓励学生深入探究。
图5 夏英莲老师学科点评
紧接着,冯玉琴老师和杨鸿宇分别对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数据的角度针对两节课中师生互动情况、教师提出的问题类型、对话深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之后,研修教师围绕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进行了集体研讨与反思,现场气氛热烈。
图6 数据分析
最后,张敏霞副教授对两节课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综合分析与点评。张敏霞副教授结合两节课的数据从自主的程度、探究的深度、生成的高度和合作的效度四个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两节课的亮点,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图7 张敏霞副教授综合分析
至此,“‘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十八里店分校’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一次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坊及第二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对有效性提问分析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期待研修教师积极地把研修所学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2024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