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杨阳
2024年11月7日至8日,厦门市思明区“新时代教师循证研究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暨首次数字素养提升服务及循证课例研究活动在“海上花园”厦门举行。
模块一:项目启动会暨首次数字素养提升服务
11月8日上午8:30,项目启动会暨首次数字素养提升服务在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顺利开展。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叶虹副校长,小学数学教研员吴晓冬老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赵丹老师、小学音乐教研员郑岚老师、小学体育教研员王妙香老师、中学英语教研员谢永泉老师、姚沐杉老师及其带领的五个学科的研修教师,靠谱COP团队首席专家王陆教授、负责人陈莉副研究员、项目指导教师冯涛副教授、张薇老师、赵炜老师、路征老师、李亚娇老师及执行秘书杨阳博士共180余人参加。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与靠谱COP团队的再次深度合作,开启了数智循证教研的新篇章。
图1 项目全体成员合影
图2 学科教研员团队与项目指导教师团队合影
活动由陈莉副研究员主持。项目启动会上,叶虹副校长讲话并指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开展循证教学研究、以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既是应对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亦是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与靠谱COP团队再次深度合作,联合专家力量和专业支持服务,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希望项目全体成员加强团队协作、注重研究质量,加强成果转化、扩大交流合作,通过开展扎实深入的数智循证教研,提升专业素养和循证研究能力,助推思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3 叶虹副校长讲话
之后,厦门市第十一中学英语教师马小璇老师代表研修教师发言。马小璇老师围绕新认识、新视角和新使命三方面展开,指出循证教研能够助力教师摆脱传统经验主义思维,强调运用科学研究证据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马小璇老师表示,将会以严谨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项目研究与实践中,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开展循证教学研究,实现教育研究方法支撑下的反思性实践。
图4 马小璇老师发言
启动会后,王陆教授进行专题报告“数智循证教研导航:从内涵挖掘到革新路径的教学研究实践指南”。王陆教授从“深度回溯教学研究的精髓内涵、揭秘探索数智循证教研的深层意蕴、赋能实践数智循证教研的价值蓝图及项目导航数智循证教研的革新路径”四个方面解析项目内在立意与组织模式。王陆教授指出,数智循证教研是一种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支持下,对教育问题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究,助推教学实践改进的教研新模式;该模式正是新时代教师循证研究能力提升项目创新之所在,具有数据驱动决策、重视数据治理、强调数据素养、具有多轮迭代循环性、强调教研组织架构等特点;靠谱COP团队将联合思明区五个学科教研员团队的力量,深度践行与应用数智循证教研这一创新模式,以期共同构建一种以科学化解决教师教育实践问题的全新范式,铸就多方合作联通的新型学习型组织,培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生产与创新的生态系统。
图5 王陆教授专题报告
接下来,杨阳博士进行了项目实施方案的介绍与解读。杨阳博士指出,项目采用“科研为先导、教研为重点、培训贯全程、循证做支撑”的一体化设计思路,通过联合思明区教育管理者、学科教研员、广大研修教师、学科专家及研究者等多方力量,开展为期两年的数智循证教研,实现以科研促教学改进、以教学实践促有效科研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图6 杨阳博士介绍项目实施方案
会议最后一项议程由张薇老师带来首次数字素养提升服务集中培训。张薇老师聚焦“数智循证教研中的问题发现”,遵循“明确什么是研究问题—多源循证发现问题—组间互评优化问题”的逻辑路径,在系统阐明研究问题的核心特征、多源循证发现研究问题的方法后,组织研修教师分成学科教研小组,开展多源证据支持下的问题发现;各组借助“研究问题的评价要素”对其他小组的选题进行互评,并提出修改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各学科教研小组认真参与、深入讨论、积极分享与展示,增强了多源循证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后续开展数智循证教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7 张薇老师专题培训
图8 各学科教研小组讨论研究问题
图9 全班分享
模块二:首次循证课例研究活动
项目首次循证课例研究活动于11月7日下午和11日8日下午分别在厦门市思明区故宫小学、金榜小学、大同小学(厦禾校区)、教师进修学校和莲花中学顺利开展。
图10 各活动现场
五个学科的十名研修教师先后呈现了八节现场课和两节视频课例,为循证课例研究提供了研究场域,靠谱COP团队同时进行了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采集。
图11 现场课和视频课例授课信息
图12 研修教师授课现场
在课后反思会中,项目指导教师依据“发现优势—发现劣势—数据循证综合分析—学科教研员定性点评—学科指导教师总结发言”的逻辑链,组织研修教师开展反思与研讨。
首先,在发现优势和发现劣势两个环节,项目指导教师组织各学科研修教师结合自己的听课感受分享两节课的亮点与不足;随后,项目指导教师分别汇报了实时采集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并结合数据证据,对课堂教学方法、教师有效性提问、理答方式、问题结构、师生对话深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优劣势的提取,引导研修教师聚焦教学行为这一课堂观察的最小粒度,通过联结经验感知和数据证据,体悟数据证据对支撑循证实践的优势和价值,透过数据发现问题,明确教学行为改进方向。
图13 项目指导教师数据循证综合分析
紧接着,学科教研员从教学目标达成、学习活动设计、课堂互动效果和数据循证发现教学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基于学科的定性点评。其中,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员郑岚老师充分肯定了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对音乐学科教学研讨的启发,表示教师应结合音乐学科特点,善用证据发现并研究音乐学科教学的真问题;小学数学教研员吴晓冬老师表达了对数智循证教学研究的强烈需求,表示要进一步将数据证据同教学情境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赵丹老师认同将小学道法教学中规则意识的培养与对话深度数据相连接,指出透过小组合作数据发现合作学习的不足,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小学体育学科教研员王妙香老师表示基于数据循证解构课堂教学、发现教学问题的方式有助于教学改进的准确性、科学性与教学研究的深入性;中学英语学科教研员谢永泉老师高度认同循证教学研究的理念,指出问题是教学的逻辑起点,可以通过数据循证优化问题设计,着力于学生高阶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图14 学科教研员定性点评
最后,项目指导教师进行活动总结,重点指出聚焦学科研究课题组织并开展后续循证课例研究与改进工作坊十分必要;鼓励研修教师组建教研小组,聚焦教学行为改进优化的小切口,通过数据透视发现问题、确定研究选题,从而立足学科多元活动土壤,开展丰富的循证教学研究。
至此,厦门市思明区“新时代教师循证研究能力提升项目”项目启动会暨首次数字素养提升服务及循证课例研究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深入学习了数智循证教研的内涵意蕴与革新路径、项目总体目标与实施方案,对基于数据循证发现学科教学问题有了初步理解与认识,初步形成了数智循证改进教学的意识。期待研修教师能够以循证做支撑,充分利用多种证据开展循证教研,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循证研究能力!
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