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郭怡君
2025年4月15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基于大数据循证的课堂教学改进项目’第二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如期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高艳校长、王韬副校长、吕圣娟主任及全体研修教师,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俞劼院长,靠谱COP团队首席指导教师张敏霞副教授、冯玉琴老师及助学者杨鸿宇、郭怡君,共计30余人。
图1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对两节现场课进行了课堂观察与诊断。王羽娇老师执教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田忌赛马》,通过“了解故事大意”“探究妙计之源”“讲出生动故事”等环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孙膑的智慧思维,借助“学习单”工具支架,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让学生在感悟古人智慧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尹亚茹老师执教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课《队列表演(一)》,以学校队列表演情境为切入点,带领学生通过点子图、表格等直观模型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感悟数与运算的一致性,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期间,靠谱COP团队对两节课进行了数据采集,形成了课堂观察数据报告。
图2 王羽娇老师与尹亚茹老师授课现场
授课结束后,张敏霞副教授主持了课后反思会。张敏霞副教授紧扣“如何构建成长课堂”这一校本研修主题,通过组织“数据分析明特征”“分组研讨找证据”“组间交流晰策略”和“凝聚共识谈应用”四个环节,带领研修教师提炼有效策略的同时,找准教学改进切入点。
图3 张敏霞副教授主持课后反思会
首先,在“数据分析明特征”环节,冯玉琴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从数据的角度对课堂提问、教师回应、问题结构和师生对话等行为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图4 冯玉琴老师数据分析
随后,在“分组研讨找证据”环节,研修教师根据循证课例研讨支架,从数据、行为、效果、证据及决策等方面对课堂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讨论和交流。组内研讨之后,进入到“组间交流晰策略”环节,在张敏霞副教授的引导下,通过组间对话形式,将两个小组的智慧进行整合,从“若何问题设计”“批判性问题设计”及“合作学习设计”等多个方面丰富了“成长课堂”策略体系。
图5 研修教师研讨与分享
图6 研修教师发言
接着,在“凝聚共识谈应用”环节,王羽娇老师对研修教师提炼的共识策略表示认同与感谢,同时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进行了深度反思,从合作学习、生生评价以及对话深度等方面提炼出了今后优化语文课堂的应用策略。
图7 王羽娇老师反思与分享
活动最后,王韬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王韬副校长首先肯定了本次活动的研修效果,鼓励研修教师在靠谱COP项目的带领下,深入研究与实践问题结构的规范性表达,以此促进研修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图8 王韬副校长总结
至此,“‘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基于大数据循证的课堂教学改进项目’第二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充分感受了大数据助力课堂教学研究的魅力,对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研修教师能够继续研习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教学改进,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