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马紫鑫
2025年9月18日至9月19日,“‘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靠谱COP项目’第十三次集中研修活动”如期开展。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冯强校长、陶冬梅副校长、秦健主任及全体研修教师,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路征老师、濮继敏老师和助学者马紫鑫共计2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9月18日下午13:00,活动正式开始。濮继敏老师进了《绩效报告解读及工作部署》专题培训。濮继敏老师在总结上学期研修活动的基础上,围绕实践性知识大数据和教学行为大数据对上学期的活动绩效进行了细致解读,并指出了本学期研修的改进点和发展着力点;之后,从项目研修目标、项目研修设计和阶段预期成果对本学期的研修活动做了整体部署和详细说明,帮助研修教师明确本学期研修方向。

图1 濮继敏老师专题培训
随后,路征老师进行了主题为《基于多源证据 聚焦研究问题》的专题培训。路征老师从理论学习初识研究问题、数据循证再探研究问题和多源循证精琢研究问题三个方面,通过实例帮助研修教师识别研究问题的构成,并介绍了运用矛盾冲突法、证据交叉法和现象追溯法从多源数据中挖掘研究问题的策略。

图2 路征老师专题培训
9月19日上午8:00,研修教师与靠谱COP项目团队共同对两节现场课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观察与诊断。首先,张婧宁老师带来了九年级语文课《乡愁》。张婧宁老师以“乡愁”情感为主线,从关键词句品析、意象解读和诗人背景剖析等多维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诗歌的意境与情感内涵,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对“乡愁”这一抽象情感的具象认知。随后,冀新宇老师带来了九年级物理课《电压》。冀新宇老师巧妙运用旧知迁移和类比策略,帮助学生建立电压的概念。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实验和互动讨论,冀新宇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电压表的实际使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两节课授课期间,校本研修团队在靠谱COP团队的辅助下进行了AI赋能的课堂数字画像。

图3 授课现场
短暂的休息过后,张婧宁老师和冀新宇老师回顾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流程,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刻反思。

图4 授课教师反思
随后,各研修教师小组深入围绕选定课程的数据证据开展系统性分析,通过数据挖掘与深度诊断,精准识别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与教学亮点。以关键问题和亮点为核心抓手,研修教师团队梳理数据证据链,统筹整合政策型证据、研究型证据、案例型证据、经验型证据等多源证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分析与整合,绘制多源证据链,清晰呈现各类证据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最终,依托完整的多源证据链,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分析,并从中提炼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策略,为后续课程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图5 研修教师小组绘制证据链现场
而后,研修教师代表姜春娟老师分享组内数据整合成果。姜春娟老师表示,《乡愁》一课的逐步朗诵设计精准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诵读中通过声音的轻重、节奏的缓急等可感可知的方式,亲自“触摸”和“表达”乡愁,实现了对“乡愁”概念的初步认识。

图6 教师代表分享数据整合成果
活动尾声,冯强校长进行了总结讲话。冯强校长指出,活动的结束并非终点,而是深度反思的开始;冯强校长提出,全体研修教师活动后需要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将零散的感悟系统化、具象化,推动反思行为从“偶然”走向“常态”,构建“实践-反思-优化-再实践”的教学改进闭环,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螺旋式上升。

图7 冯强校长总结讲话
至此,“‘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靠谱COP项目’第十三次集中研修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深度掌握了基于数据循证的教学诊断与优化方法,通过理论研修、课堂观察、多源证据链构建与反思研讨,实现了从经验型反思向精准化诊断、从个体性思考向协同性探究的专业跃升。期望研修教师将本次研修所获赋能日常教学,持续撰写反思日志,推动“实践-反思-优化”闭环的有效运转,以数据驱动教学决策、以证据优化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持续提炼教学智慧,成为终身学习的卓越实践者!
2025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