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马紫鑫
2025年10月14日至10月15日,“‘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靠谱COP项目’第十四次集中研修活动”如期开展。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陶冬梅副校长、秦健主任及全体研修教师,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路征老师和濮继敏老师,共计2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10月14日下午13:00,活动正式开始。濮继敏老师进行了《循证课例研究:多源证据的筛选与应用》专题培训。濮继敏老师以“认识多源证据—筛选多源证据—应用多源证据”为主线,系统性地引导研修教师掌握基于证据的教学改进方法。在培训中,濮继敏老师首先帮助研修教师识别出感兴趣的教学问题,随后引导教师结合研究型证据、政策型证据、案例型证据和数据型证据等多源证据进行筛选与评估,确保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濮继敏老师引入PICO模型,帮助研修教师将大颗粒度的教学问题精细化为小颗粒度的研究性问题,同时通过该模型筛选所找到的证据是否真正符合自身的教学问题,最终形成科学、精准、可操作的课例研究问题。

图1 濮继敏老师专题培训
随后,路征老师进行了主题为《合作学习的案例分析——冲突设计》的专题培训。路征老师深入阐释了如何将“认知冲突”作为驱动合作学习与深度思考的引擎,并引导教师通过“聚焦情境-分类归纳-总结提炼”三步法,回顾教学案例、识别冲突类型、提炼策略口诀,并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生成了一份可落地、可传播的 “认知冲突激发行动手册” ,助力研修教师将课堂中的“分歧”转化为学生深度学习的契机。

图2 路征老师专题培训
10月15日上午8:00,研修教师与靠谱COP项目团队共同对两节现场课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观察与诊断。首先,秦健老师带来了七年级数学课《因式分解单元复习课》。秦健老师以“构建知识体系”与“形成方法策略” 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梳理章节思维导图,将零散的方法系统化。课堂中,秦健老师通过典型例题互评、错误解法辨析,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因式分解的通用步骤与策略选择依据,有效突破了“如何根据多项式特征快速选择方法”的教学难点,培养了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随后,姜春娟老师带来了九年级语文课《孤独之旅》。姜春娟老师紧扣小说人物语言这一关键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圈画语句、分析语境、体会心境,层层深入地剖析少年杜小康的成长轨迹,使课堂升华至对 “孤独”与“成长”内在联系的哲学思辨,实现了情感深度与思维深度的统一。在两节课授课期间,校本研修团队在靠谱COP团队的辅助下进行了AI赋能的课堂数字画像。

图3 授课现场
短暂的休息过后,秦健老师和姜春娟老师回顾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实施流程,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刻反思。

图4 授课教师反思
随后,各研修小组围绕课堂数据展开深度分析,通过整合政策、研究、案例与经验等多源证据,绘制出清晰的证据链,进而对教学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并提炼出具体、可行的优化策略。

图5 研修教师小组绘制证据链现场
而后,研修教师代表分享组内数据整合成果。研修教师借助可视化的证据链图表,生动展示了从数据指向问题、从证据衍生策略的完整思维过程,将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教学改进实践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图6 研修教师代表分享证据整合成果
活动尾声,陶冬梅副校长进行了总结讲话。陶冬梅副校长强调,每一位教师都应重视专业积累与实践反思,希望教师们勤于笔耕、勇于表达,将实践智慧转化为研究成果,在持续积累中实现专业成长。

图7 陶冬梅副校长总结讲话
至此,“‘上海市向明初级中学附属崇明区江帆中学靠谱COP项目’第十四次集中研修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在课堂行为大数据分析、多源证据链构建及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等方面获得了系统的方法指导与实践启迪。期望研修教师将研修所学真正转化为课堂所用,以“归零心态”持续精进,在循证实践与教学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的新跨越!
202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