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组织承办的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于8月20日-2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理论与实践(靠谱COP)”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创新性知识服务成果也应邀参加了本次教博会,并且入选教博会最高奖项“第三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SERVE奖”。
在8月20日的SERVE奖获奖成果开幕式和SERVE奖获奖成果特别活动展示中,“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理论与实践(靠谱COP)” 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现场观众感受、感悟和体验了靠谱COP项目的非凡魅力。那么 “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理论与实践(靠谱COP)”的工作坊专题活动又会给参展观众带来怎样的惊喜呢?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一一揭秘吧!
本次工作坊专题活动共分为5个环节,以播放靠谱COP宣传片、现场讲解成果内涵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向参展观众介绍“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理论与实践(靠谱COP)”成果并进行交流分享。
一、宣传视频展风采
首先,参展观众欣赏了靠谱COP的宣传短片,短片以全景式视角,通过对靠谱COP的内涵、特色、影响、专家团队及研究成果的介绍,展现了靠谱COP项目为期十八年致力于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历程。
二、现场介绍解内涵
然后,靠谱COP项目的指导教师姜天老师、张薇博士向参展代表详细介绍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理论与实践(靠谱COP)”的成果与内涵,其中蕴含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以及新模式令参展代表耳目一新,他们深刻的体会到:靠谱COP创建“运用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方法与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品质的提升”,正在颠覆教师传统的培训模式、创新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
三、DST案例诉真情
接下来,与会代表观摩了靠谱COP项目学校的中小学一线教师和靠谱COP助学者制作的数字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简称 DST)原创视频。
靠谱COP项目学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第二中学的撖彩霞老师的DST作品从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入手,以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改变课堂节奏慢、容量小、参与度低为线索,在参与靠谱COP项目学习时找到了“切块拼接法”这一良方,并通过实践和反思,总结出了这种方法对改变课堂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靠谱COP项目学校山东潍坊高新试验区东明学校的刘婧老师的作品展示了她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不断反思的过程:刘婧老师在公开课后本以为自己的课堂观察数据都不错,课堂十分成功,但是小组合作的观察结果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刘婧老师通过反思自己组织的合作学习的痛点,找到了4个突破点各个击破,并通过靠谱COP项目的面授教学进行合作学习的精细化设计,在实践中反思,抽象概括了自己的合作学习理论。
来自靠谱COP项目的助学者欧阳姗姗的DST作品则从助学者的角度展示了靠谱COP团队严谨、认真的助学精神以及热情、积极的助学态度,彰显了靠谱COP团队的活力和风采。四、现场互动频交流
本次工作坊专题活动围绕成果在实践中的推广和运用情况,与参展观众进行了深入的互动和交流,靠谱COP团队的指导教师和助学者积极解答参展观众提出的问题。参展观众踊跃参与,现场气氛高涨。
通过“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理论与实践(靠谱COP)”工作坊,参展观众对靠谱COP的内涵、特色、影响及研究成果有了系统的了解,对靠谱COP项目十八年如一日致力于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表达了由衷的敬意。荣获本届教博会的SERVE成果奖,不仅是对靠谱COP十八年来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的肯定,更代表了中国教育创新的发展方向。今后靠谱COP将对照SERVE模型不断深化,做SERVE模型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继续推动中国教育创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