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北京市海淀区教师素养提升课堂大数据分析一期项目(简称:教师素养提升项目)指导教师赵炜老师带领助学者蒋双双、辛会会及李子金一行4人来到位于海淀区温泉镇的中法实验学校,开展了为期半天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服务活动。
中法实验学校原名温泉二中,是海淀区教师素养提升课堂大数据分析一期项目中二十所学校之一,从今年开始学校在海淀区教委的牵头下与法国凡尔赛学区进行合作,逐步转型建设为一所以法语教学为特色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上午8点50分,中法实验学校的语文教师董慧英老师带来了一节初中语文课《杞人忧天》。
首先,董慧英老师注重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授导来进行学习。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3次自主学习,由浅入深地对教材进行理解;其中穿插董慧英老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讲解,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生活中有没有杞人忧天的人和事,将寓言故事的道理和生活相联系来加深理解。
图1 董慧英老师授课现场
接下来,中法实验学校的英语教师陈丽娜老师带来了一节七年级英语课Why do you like pandas。陈丽娜老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积累词汇;通过游戏让学生猜测所展示的动物的名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关键句型Why do you like……because……进行反复练习。最后,陈丽娜老师通过分组对话,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语言输出。并且在练习中,陈老师应用了评分和嘉宾点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图2 陈丽娜老师授课现场
两位老师授课之后,靠谱COP团队助学者蒋双双主持了课后反思会。
首先是两位授课教师就此次授课进行自我反思。陈丽娜老师认为在本节课中,最满意的地方在于本节课学生上课时的投入,在课堂的每个环节几乎都达到了教师预期的效果。不足之处是自己上课的节奏过快,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操练。董慧英老师认为在本节语文课中最满意的地方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足之处在于没有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中法实验学校的英语教师张艳老师以及语文教师郭冬梅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基于学科角度的定性点评。之后,三位助学者分别从课堂观察的五个维度进行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与分析。
图3助学者在课后反思会上汇报数据
图4赵炜老师进行综合分析
靠谱COP项目指导教师赵炜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综合分析。赵炜老师从不同视角对两节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先,鉴于中法实验学校的老师是首次接触到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课堂分析方法,赵炜老师以董慧英老师的《杞人忧天》一课的数据为例,对课堂观察数据的各维度向中法实验学校的各位老师做了深入而详细的解读。之后,赵炜老师结合两节课的合作学习及问题化教学,从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科教学法等多个角度,依据数据证据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与出席本次课后反思会的所有教师产生了共鸣,激发了他们想进一步学习有关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分析方法与技术的兴趣。
通过此次课堂观察活动,中法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对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有了直观的认识,张艳老师认为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行为观察是一种全新的教研视角,通过对课堂的定量分析,对于学校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工作也有极强的指导作用。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检验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至此,北京市海淀区中法实验学校靠谱COP项目课堂观察服务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感受到了中法实验学校老师踏实认真的教学风格及对提升专业发展的渴望,相信在靠谱COP团队的支持下,中法实验学校的老师的专业发展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