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1日清晨,透过朦朦胧胧的雾,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师生一行来到深圳市华富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面授培训活动。这次活动由首都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靠谱COP项目团队首席专家王陆教授带队,随行的还有靠谱COP项目团队指导教师冯涛副教授、司治国老师以及助学者袁宇、赵梦圆等。
上午,华富小学陈冰主任为大家展示了一节数学课《商不变的规律》。陈冰主任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成熟型教师,能够完全抓住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上小组合作学习、自测、寻找规律并归纳总结,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帮助孩子们掌握教学重难点,培养了孩子们对原理性知识的探究能力及数学学科素养。课堂上,孩子们积极踊跃,气氛非常活跃。
随后,课后反思会在助学者赵梦圆的主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首先,授课教师陈冰主任就本节现场课进行了细致的自我反思。福田区数学教学特色工作室主持人、华富小学陈雪梅老师对这节课做了回顾和点评。然后,靠谱COP助学团队分别从编码体系和记号体系分析方法的不同维度对本节现场课进行了多视角、多层次的诊断分析,并给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最后,冯涛副教授对本节现场课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综合点评,尤其是在教学策略、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帮助陈冰主任更好的反思课堂教学,以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进一步提升。
下午,由冯涛副教授带领研修教师们回顾了所学的记号体系与编码体系的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并为大家生动地解释了课堂观察的定义与意义以及课堂观察方法的分类。然后,冯涛副教授还补充介绍了课堂观察田野笔记、编码体系分析方法中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等,并针对课堂观察方法中的每个维度都举出实际的例子,来增强研修教师对课堂观察方法的理解。冯涛副教授指出,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应该关注挖掘数据背后存在的课堂教学的问题。通过冯涛副教授的讲解,研修教师们对课堂观察的方法有了总体的、更深入的认识。
11月12日上午,靠谱COP团队于华富小学开展了同课异构现场课课堂观察及培训活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授课教师分别是来自华富小学的赵峻老师和南华小学的李彤副校长,授课内容均为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首先为大家展示现场课的是赵峻老师。赵峻老师是一位有着7年教龄的胜任型教师,他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次授课过程中,赵峻老师通过学生探究,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记录及展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探究小电动机发电的原理,并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科学的快乐。整节课,学生主动思考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
紧接着,由李彤副校长进行现场课展示。李彤副校长是一位有着高度责任心的成熟型教师,在教学上勤于钻研,乐于创新,善于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本节课,李彤副校长给予了学生大段的、集中的小组合作探究时间,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组装小电动机;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授了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与探究能力。整节课氛围融洽,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让我们看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模式的现场研究课。
现场课展示活动结束后,在助学者赵梦圆的主持下进行了两节课的课后反思会。首先,授课教师赵峻老师和李彤副校长就刚才的现场课分别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即此次现场授课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地方和最不满意的地方,以及如何改进,最后针对两节课的区别分别进行了具体经验的分享。通过两位老师的课后反思,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今天同课异构的“同”是相同教学内容的呈现,同课异构的“异”是不同的教学结构。
随后,靠谱COP团队对两位主讲教师的现场课进行记号体系和编码体系的课堂观察数据的展示与分析。在汇报过程中,在座的老师们一边聆听一边记录,对课堂观察的大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佩服不已,对靠谱COP团队准确的分析和中肯的点评都表示纷纷赞同。通过两节现场课数据的展示,借助大数据这一先进的技术与方法,透过大数据这一“显微镜”功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今天同课异构两节课在具体教学实施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在对两节现场课的课堂观察数据进行展示与分析之后,来自荔园小学的邱山红主任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并再次回顾和逐一点评了两位老师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最后由评课组组长王陆教授做了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的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分析和点评。王陆教授分别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媒体技术应用等视角给予两位授课教师充分肯定,王陆教授指出:“赵峻老师作为一名胜任教师,此次现场课运用了启发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任务驱动策略与授导法和同伴互助法的配合十分出彩。李彤副校长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反映出高质量的、丰富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并通过实践性知识的运用呈现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潜在的理论主张。”,王陆教授还对两位老师的授课结构差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下午,冯涛副教授主讲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下的授导型教学设计。冯涛副教授引用了克拉克(Clark,R.E)教授的名言:“是教学设计而不是用来传递教学的媒体,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强调了教学媒体与教学法融合的重要性,并从授导型学习活动设计的特点、类型、要素及模式出发,配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授导型课程的教学设计。
至此,本次课堂观察及面授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本次的学习,各位研修教师们收获颇丰,大家都深刻地体会到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的独特作用与魅力,以及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相信通过大学专家教授、助学团队与中小学教师们的紧密合作研究与支持服务,教育信息化一定能够带动学校现代化的发展。我们也期待在今后的网络研修活动与面授服务中,研修教师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成就,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走向更辉煌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