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靠谱COP项目首席专家王陆教授带领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张薇博士、赵炜老师、路征老师及助学者王雅慧、史依凡,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重庆璧山,开启了璧山区靠谱COP项目第五次面授培训和课堂观察与诊断服务。在本次活动中,靠谱COP团队特别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课标组专家刘晓玫教授,以及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孙建龙教授,作为本次活动的特邀专家,共同为重庆璧山区研修教师们的专业提升提供指导和帮助。
图1 王陆教授、刘晓玫教授与璧泉中学领导合影
图2 孙建龙教授和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
与实验小学领导合影
10月29日,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兵分两路,分赴璧泉中学与实验小学B区、实验小学A区与御湖小学,并行开展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课堂观察和诊断分析活动。
当日,靠谱COP首席专家王陆教授、特邀专家刘晓玫教授、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张薇博士和助学者史依凡一行四人来到了璧泉中学和实验小学B区,开展了为期一天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上午,在璧泉中学,谢周琴老师带来了一节初三年级的数学课《圆的有关性质》。首先,谢周琴老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圆的形象,引导学生动手画圆、加深认识,并通过让学生总结圆的几何特征、归纳定义、自主证明,掌握圆的定义和性质等相关知识。接下来,罗敏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初二年级数学课《圆周角》,罗敏老师课题的引入生动形象和学习目标的展示清晰明了。在罗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明晰了圆心角和圆周角的概念,并总结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两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丰富有趣的活动和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中,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乐趣。
图3 谢周琴老师授课现场
图4 罗敏老师授课现场
授课结束后,靠谱COP项目指导教师张薇博士主持了课后反思会。首先,授课教师谢周琴、罗敏老师分别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思考。随后,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刘晓玫教授对两节课进行了基于学科的定性点评,刘晓玫教授表示:谢老师在课堂中非常注重结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的获取,建议谢老师可以删减一些不必要的活动,留给学生更多探索的空间。同时刘晓玫教授对于罗敏老师执教的《圆周角》一课也提出了详实的建议。刘教授建议罗敏老师在引出圆周角的概念时可以增加学生自我探索的时间,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认知冲突的巧设来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最后,靠谱COP团队的指导教师张薇博士对两节课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分析与基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和诊断。张薇博士结合数据证据链,向两位老师详细阐明了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利用“特殊——一般——特殊”的转化思想来改进教学。
图5 课后反思会现场
下午,在实验小学B区,姚春燕老师带来了一节六年级数学课《可能性》。姚春燕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转盘游戏,让学生感性地认识了“可能性”,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性问题,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明晰不同可能性发生的原因。姚春燕老师的课堂自然流畅,高潮迭起,学生们在快乐的游戏与激烈的讨论之间,理解内化了教学内容。接下来,同样是一节六年级的数学课。江明静老师用本班男女生的数量进行对此,自然巧妙地引出了《比的意义》一课。江明静老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在讲授的过程中采用了评价策略和同侪互助策略,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理解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
图6 姚春燕老师授课现场
图7 江明静老师授课现场
课后,靠谱COP项目首席助学者史依凡主持了课后反思会。首先,姚春燕和江明静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自我反思。随后,参与数据采集的研修教师戴志华老师、张曾老师和林敏老师与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张薇博士一起,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与分析。此后,张薇博士进行了基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和诊断,对两节课的课堂气氛和情境的创设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通过列举情境案例帮助两位老师进行进一步改进。
图8 课后反思会现场
反思会的最后,靠谱COP项目的特邀专家刘晓玫教授对姚春燕老师和江明静老师的现场课进行了基于学科的定性点评。刘晓玫教授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以学生思维特点为基础设计课堂问题的意识,同时也对两节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刘晓玫教授建议姚春燕老师课中的活动设计可以进一步再修改细化,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体悟课堂中实验结果所呈现的稳定特征;建议江明静老师可以课程中设计更多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在生活常识与抽象知识间建立链接,以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
图9 刘晓玫教授点评
同日,靠谱COP项目指导教师赵炜老师、路征老师,助学者王雅慧,陪同靠谱COP项目特邀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建龙教授,先后来到实验小学A校区与御湖小学,与研修教师们一起进行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
当日上午,实验小学A校区的汪晓菡老师首先带来了一节四年级的语文课《七颗钻石》。汪晓菡老师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随文识字,并通过一系列的批判性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干涸”与“干枯”的异同及使用方法。在课程进行之中,汪晓涵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讨水罐神奇的变化的过程中,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故事背后的哲理。接下来,李莉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二年级语文课《葡萄沟》。李莉老师教学风格沉稳大方,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充分展现了一名成熟教师的教学智慧。李莉老师在课上通过随文识字、归类识字等不同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本课的多个生字,又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赏析课文,了解葡萄沟的葡萄颜色多而美,产量高,让孩子们对葡萄沟产生向往之情,体会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
图10 汪晓菡老师授课现场
图11 李莉老师授课现场
授课结束后,靠谱COP项目助学者王雅慧主持了课后反思会。首先,授课教师汪晓菡、李莉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自我反思。实验小学A区的江霖老师、廖雪佚老师、吴朝莉老师,作为这两节课的数据采集者,与靠谱COP团队的助学者一起,共同对两节课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分析。随后,靠谱COP项目指导教师赵炜老师对两节课进行基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和诊断。赵炜老师首先结合数据证据链对两位老师教学过程中的独到之处给予的肯定和分析。赵炜老师指出,汪晓菡老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设计了批判性问题,并通过启发法,受导法以及支架策略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李莉老师通过练习法和迁移策略以及相关的推理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情境的迁移。同时赵炜老师结合课堂教学情境,针对如何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推进教学提供了具体的建议。最后,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建龙教授进行基于语文学科的定性点评。孙建龙教授肯定了汪晓菡老师通过一系列的设计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建议应进一步丰富孩子阅读童话的趣味性。针对《葡萄沟》一课,孙建龙教授肯定了李莉老师在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环节的巧妙处理方式,同时建议李莉老师在课堂中能够更大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图12 课后反思会现场
图13 孙建龙教授点评
在下午,御湖小学的莫华容老师首先带来了一节四年级语文课《南海上的明珠》。莫华容老师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来感受海南岛的美丽富饶,从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接下来,任教二年级语文课的王聪颖老师带来了《大禹治水》一课。王聪颖老师通过图片导入,让学生对主人公大禹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学生们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锻炼了通过文本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体会到大禹为民造福,大公无私的英雄形象。
图14 莫华容老师授课现场
图15 王聪颖老师授课现场
课后,靠谱COP项目助学者王雅慧主持了课后反思会。首先,授课教师莫华容、王聪颖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随后,参与数据采集的研修教师李文慧老师、周莲丽老师和蒋蕊瑶老师,与靠谱COP指导教授路征老师和助学者王雅慧一起,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与分析。
图16 课后反思会现场
随后,靠谱COP项目的指导教师赵炜老师对莫华容老师和王聪颖老师的现场课进行了基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和诊断。赵炜老师从问题设计及解决过程和教学流程的组织两个方面对两位教师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诊断,并针对如何设计核心问题提供了可操作的建议。最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建龙教授进行了基于语文学科的点评。孙建龙教授肯定了莫华容老师在本节课中的问题设计,同时建议增加课堂的挑战性,通过设计小导游这一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针对《大禹治水》一课,孙建龙教授肯定了王聪颖老师抓住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让学生们通过部首查字法和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同时建议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地支持,让学生能够学会讲故事的方法。
10月30日上午,靠谱COP项目两组成员分赴正则中学和凤凰小学,继续为老师们提供课堂观察和诊断分析服务。
在正则中学,第一节课是由程其兰老师带来的一节初一年级数学课《整式加减--合并同类项》。程其兰老师通过分类蔬菜、水果的活动导入新课。之后,程其兰老师利用多种不同类型的例子,引导学生尝试对同类项进行归类。学生们在自主探究和练习的过程中,明确了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要点,从而理解、巩固和强化了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初一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一课上,李俊英老师首先通过“什么是方程、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一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之前所学知识,引入本节课所学内容。李俊英老师在课程中,恰到好处地利用习题,帮助学生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以往解决问题办法的差异。两节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参与全情投入。
图17 程其兰老师授课现场
图18 李俊英老师授课现场
课程结束后,靠谱COP项目助学者史依凡主持了课后反思会。首先,程其兰老师和李俊英老师分别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回顾,简述了优点、不足和改进意向。接下来,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张薇博士两节课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分析与诊断,张薇博士肯定了两位授课教师以生活情境导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认知的做法,并结合问题的设计提出了进一步建议。
图19 课后反思会现场
最后,靠谱COP项目的特邀专家刘晓玫教授对两节课进行了基于数学学科的定性点评。刘晓玫教授首先肯定了两节课中学生的良好课堂反应,同时也分别向程其兰老师和李俊英老师提出了教师可以适当提前进行问题预设、适当调节教学环节的建议。
10月30日上午,在凤凰小学,陈丹老师带来了一节二年级语文课《寒号鸟》。陈丹老师通过随文识字,帮助学生认识生字和梳理课文大意,并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喜鹊和寒号鸟的个性特点。在六年级语文课《仙人掌》上,张富银老师让学生们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梳理文章的结构与布局,使说明文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图20 陈丹老师授课现场
图21 张富银老师授课现场
课程结束后,靠谱COP项目助学者王雅慧主持了课后反思会。授课教师陈丹老师、张富银老师分别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自我反思。随后,况玲玲老师、周强老师、霍晓青老师作为两节课数据的采集者和靠谱COP项目助学者王雅慧一起,进行了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和分析。
图22课后反思会现场
之后,靠谱COP项目的指导教师赵炜老师对陈丹老师和张富银老师的现场课进行了基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和诊断。赵炜老师从问题设计的角度帮助两位老师梳理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并结合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数据证据链,为授课教师今后的教学实践改进和学校校本研修方向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反思会的最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建龙教授进行了基于学科的点评。孙建龙教授肯定了两位教师的问题设计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同时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图23 教研员张劲老师发言
在本期课堂观察活动中,重庆市璧山区语文教研员张劲老师全程参与了小学语文组的课堂观察活动。张劲老师表示,通过一天半的学习,收获很多。张劲老师认为,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帮助老师们的课堂从感性走向了理性,希望在靠谱COP项目的带领下,语文这一看起来不清晰的学科能够更加清晰化和科学化,璧山区语文教师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这一方法,更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改进教学。
30日下午,重庆市璧山区靠谱COP项目第五次面授培训在实验小学A区举行。首先,靠谱COP项目特邀专家刘晓玫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课程发展视角下的数学核心素养》精彩讲座。刘晓玫教授在讲座中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做了概述,同时对核心概念和核心素养的联系进行了阐述,并从高中数学课程核心素养中 “逻辑推理”这个重要构成出发,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进一步详述。最后,刘晓玫教授通过“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这个实际教学案例,说明了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这一老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图24 刘晓玫教授《课程发展视角下的数学核心素养》讲座
之后,靠谱COP项目特邀专家孙建龙教授为大家讲解了《语文核心素养及教学改进的一些思考》的相关内容。孙建龙教授利用生动丰富的案例和言简意赅的语言,从“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在语文学习中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以及“语言学习中的文化理解和传承”等方面,结合多个教材中与教学设计中的真实案例,为研修教师们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讲解。整场讲座过后,研修教师们纷纷在微信群内表示收获满满、意犹未尽。
图25 孙建龙教授
《语文核心素养及教学改进的一些思考》讲座
最后,靠谱COP项目首席专家王陆教授为各位老师带来了《反思我们的课堂提问——理论与实践创新互动工作坊》。王陆教授以史蒂文斯的实证研究作为实例导入,使大家对于“课堂提问”有了新的认识。之后, 王陆教授在“课堂提问短板大家谈”这一部分中,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并分析了“课堂提问”的作用、现状及优化方向。在之后的“问题类型猜猜看”、“我的作品我的秀”两个部分,王陆教授改变了传统专家讲座“一言堂”的形式,采用了小组抢答、意见交锋等多种趣味活动,引领研修教师们在实际案例中理解、在小组讨论中明晰、在设计创作中内化,逐步掌握了“如何优化课堂提问”的要点,并尝试优化自己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在整个面授过程中,讨论高潮此起彼伏,教学灵感纷纷涌现。
图26 王陆教授面授现场
图27 王陆教授面授现场
在面授结束时,重庆市璧山区教委人事科科长周培学科长对本次活动作出了总结。周培学科长指出:靠谱COP团队的面授培训和课堂观察诊断与分析服务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道路,使得研修教师们能更加明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进一步表达了对研修教师们的殷切希望。
图28 周培学科长讲话
至此,重庆市璧山区靠谱COP项目为期两天的面授培训和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落幕了。通过此次培训,重庆市璧山区靠谱COP项目的研修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各位研修教师纷纷表示学有所获、受益匪浅。期待重庆市璧山区靠谱COP项目的研修教师们能运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不断尝试和改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