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7日,正值大雪节气,迎着凛冽的冬风,靠谱COP项目指导教师张薇博士、路征老师和助学者王雅慧、史依凡,与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刘国宏主任、孟宪荣副主任、谭红玉副主任等一行十三人一起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为期半天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服务和调研交流活动。
图1 青岛市李沧区调研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研修团队及靠谱COP助学团队合影
上午8点50分,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的高淋淋老师带来了一节六年级语文课《夜莺之歌》。课程开始,高淋淋老师首先为学生们带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资料,并通过多个创造性问题,引导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恐怖,为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做好了铺垫。之后高淋淋老师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词句摘抄、评析赏析等多个活动,帮助学生一步一步感受到故事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最后,高淋淋老师用“夜莺之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这一批判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观点碰撞。整节课节奏紧凑,高潮迭起,亮点频现,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既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发展了高阶思维。
图2 高淋淋老师授课现场
授课结束后,靠谱COP团队助学者王雅慧主持了课后反思会,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的徐宝如校长、陈奕含主任以及教研组的其他教师们也参与了课后反思会。首先是授课教师高淋淋老师进行了自我反思,高淋淋老师认为在本节课中自己紧扣主题,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探究,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捕捉课堂生成方面,还有所遗憾。随后,靠谱COP团队和研修教师马月斌老师、于芳老师一起,分别从课堂观察的五个维度进行了本节课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和分析。接下来,靠谱COP团队指导教师张薇博士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张薇博士指出:高淋淋老师的这节课,运用了先行组织、发散思维、信息加工等多种教学策略,通过巧设批判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同时张薇博士建议高淋淋老师可以尝试使用“提升的肯定”和“引导的否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回应,以促使产生更有深度的师生对话。
图3 课后反思会现场
接下来,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的马月斌老师、于芳老师和徐宝如校长分别从多个角度,与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的诸位领导,就参与靠谱COP项目的收获和经验,进行了分享与交流活动。首先,靠谱COP项目的研修教师马月斌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以四何问题为切入点,对比了自己在参与靠谱COP项目研修前后的两节课堂,进一步阐明了自己在参与靠谱COP项目后取得的进步;靠谱COP项目的研修教师于芳老师在分享中指出,在参与靠谱COP项目之后,自身的问题系统设计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逐渐变得高效、学生们也逐步变得热爱思考,自己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也学会了对学生回答的进一步引导。
图4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研修教师马月斌老师、于芳老师发言
紧接着,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靠谱COP项目负责人陈奕含主任带领大家回顾了“靠谱COP项目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之缘”。陈奕含主任通过介绍自己在年会的执教经历、与研修教师们一同制作DST数字反思故事的经历,表达了对靠谱COP项目的认可。陈奕含主任还指出,北外附小的研修教师们参与项目后,纷纷表示,借助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这一利器,逐渐加深了对课堂教学本质行为大数据的理解认识,也深入认识到课堂教学行为以及课堂行为背后的问题和意义,对自身优化做好自己的教学设计、监控教学实施、深化教学反思以及和提升自身的自己的专业素养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5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陈奕含主任发言
最后,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的徐宝如校长从“从数据到证据的信息化领导力”、“大数据透视下的课堂分析”、“基于大数据的SWOT分析”和“基于大数据的后续研修”四个方面阐明了学校的教研计划,展示了目前本校的几种校本教研模式。徐宝如校长表示,在靠谱COP项目的带领下,学校通过对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采集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洞察力;通过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分析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提升了学校教研部门的决策力;通过引用先进的课堂观察与分析技术,有效地支持了教与学的改进,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图6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徐宝如校长发言
至此,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靠谱COP项目课堂观察服务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老师们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对提升教学品质的不懈追求。希望靠谱COP项目能在今后的道路上继续协助老师们提升自身素养,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