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靠谱COP团队首席指导教师王陆教授带领指导教师张薇、赵炜、于希瑶及助学者张心祎、郑江苇,如约来到了美丽的深圳南山,在7所项目学校开展了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项目第十二次面授培训和课堂观察与诊断服务。
9月16日至9月20日,靠谱COP项目团队先后在育才一小、南头小学、赤湾学校、育才二中、塘朗小学和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进行了6节课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开展了3次面授培训活动及1次校本研修展示活动。
在6节课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中,参与授课的研修教师都能够根据问题化教学的相关方法与策略设计教学,大多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生成精彩,给人以深刻印象。其中育才一小的李月平老师利用丰富的课堂对话,引导学生对编码的认识;南头小学王伟群老师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周长的含义;赤湾学校岳驰老师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归纳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平方根和开平方的概念;育才二中的张锦燕老师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育才二中胡东老师在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的曹雪敏老师带领学生从朗读中走进诗歌,体味诗中的音韵之美,让学生感悟诗歌的人情之美。
图1 李月平、王伟群老师和岳驰老师授课现场
图2 张锦燕老师、胡东老师和曹雪敏老师授课现场
在6节课的授课结束后,靠谱COP项目团队分别召开了课后反思会。6位授课教师从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各校同学科教师进行了定性点评,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授课研修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设计、教学实施进行了点评。
图3 学科教研组长进行点评
靠谱COP项目团队的指导教师张薇博士、赵炜老师、于希瑶老师分别对这6节现场课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的综合分析。他们首先分析了授课研修教师在知识萃取中教学法和教学策略方面的特色和亮点,如部分授课教师在课堂中能够组合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随后基于数据证据链对授课研修教师的现场课进行分析,本次观察的6位授课研修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问题设计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中大多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后靠谱COP的指导教师也分别对6位授课教师从课堂中问题结构的设计、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性及生生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图4 课后反思会现场
靠谱COP项目团队还在四所学校分别开展了三个主题的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坊活动。其中,靠谱COP项目团队指导教师于希瑶在南头小学、塘朗小学先后开展了以《合作学习的评价》为主题的工作坊,在育才一小开展了以《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为主题的工作坊;赵炜老师在赤湾学校进行了《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有效性提问》的工作坊;在面授活动中,两位指导教师均利用真实的课堂案例与研修教师展开讨论,结合相应主题进行了生成式的学习,加深了研修教师对面授内容的理解。
图5 面授培训活动现场
9月20日下午,靠谱COP项目团队在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开展了主题为《大数据透视下的创造性问题的设计与实践》的校本研修活动。广西自治区教育信息化2.0试点学校的39位校长观摩团队、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靠谱COP研修团队和育才中学靠谱COP研修团队参加了此次活动。
图6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活动现场
靠谱COP 项目团队指导教师赵炜老师主持了此次校本研修活动,此次活动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分别为发现与分析问题和教育理念探讨。在赵炜老师的主持下,研修教师通过分析学校整体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数据的优势与不足并对照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层级编码确立了此次校本研修需要解决的问题,聚焦思考是并讨论了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学课堂中创造性问题的提出,梳理了有关创造性问题设计的理念等问题。在此次校本研修活动中,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观点都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碰撞,研修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意犹未尽,为接下来项目学校独自开展同一主题的第二次校本研修奠定了基础。
图7 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校本研修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中学的高彦国部长进行了发言,高彦国部长活用诗句“有朋自远方来,有诗自康桥来”表达了对参与活动的兄弟学校、项目专家团队及广西自治区观摩团的欢迎。高彦国部长还指出人类正在经历第三次变革,是从工商业文明向数据革命的变革,这种变化是剧烈的、是快速的、也是高效的,靠谱COP团队的项目是用大数据说话,相信大家有信心、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大数据带来的新的文明到来之前,能够有更多的作为。
图8 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中学部高彦国部长发言
至此,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项目为期三天半的面授与课堂观察活动圆满落幕了。通过此次培训,深圳市南山区靠谱COP项目的研修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期待深圳市南山区靠谱COP项目的研修教师们能结合本校研修主题,深入思考,积极实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形成更加巩固的校本研修机制,进一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