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促优化,数据诊断析策略
撰稿人:王红梅
2021年3月26日,晨曦徐徐拉开了帷幕,在这个绚丽多彩的早晨,“海淀区教师素养提升课堂大数据分析项目三期”项目学校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的学科中心王中虎主任及十五名研修教师与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指导教师张薇博士、路征老师、王红梅老师一道,共同开展了为期半天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服务活动。
上午9:00,活动如期开始。首先,王贺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树和喜鹊》。王贺老师以复现巩固字词的形式导入了课程;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句词情感、想象画面等层层递进的方式,带领学生习得字词内涵与写法。
图1 王贺老师授课
随后,崔盼盼老师带来了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边的关系》。崔盼盼老师以学生预学的疑惑的开启了本节课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崔盼盼老师通过小组探索、操作、汇报与提出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逐层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图2 崔盼盼老师授课
授课结束后,项目指导教师王红梅老师主持了课后反思会。请两位授课教师分别进行了自我反思。随后,语文教学主任冯君可老师和学科中心主任王中虎老师依次对王贺老师和崔盼盼老师的课堂进行学科定性点评。紧接着项目指导教师张薇博士对王贺老师和崔盼盼老师的授课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分析与汇报。
图3 冯君可主任和王中虎主任点评
图4 张薇博士汇报数据
最后,项目指导教师路征老师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进行了基于数据证据链的综合分析与点评。路征老师提出王贺老师能够联结学生真实情感支持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发展。并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后汇报等方面给出了建议;针对《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路征老师认为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教学方法与策略使用恰当,并从数据证据链的角度提出了增加生生交流与小组交流的支架策略的建议。
图5 路征老师综合点评
至此,为期半天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基于经验的教学体现的是教师们的智慧,融合课堂数据的分析与诊断能为教师的智慧赋能,使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都能精准、有效。希望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清河分校的研修团队能够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支持下,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摘取课堂教学研究的硕果。
2021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