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数据研修助发展
撰稿人:谢洪梅
微风拂面,春暖花开。2021年4月21日—23日,“深圳市南山区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指导项目”项目学校文理一小、后海小学、育才三中和博伦职业技术学校全体研修教师,同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指导教师赵炜老师、路征老师及助学者谢洪梅、郭之骄一起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
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分别在四所项目学校进行了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在四节课的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中,参与授课的研修教师都能够巧妙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生成精彩。其中育才三中邱婧涵老师的《南极地区》,通过多个视频紧密连接学生的生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理一小刘美平老师的《评选吉祥物》,创设多个活动情境,帮助学生积累数学体验,深刻理解问题背后的意义;博伦职业技术学校李彩萍老师的《A life in sports》,整堂课凸显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并且能够通过高阶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内化知识;后海小学曾于芬老师的《The Natural World around us》,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充分引发学生的共情,通过小组合作以及问题引导,促使学生在真实而有意义的交流中内化语言、发展思维、渗透情感,实现语言知识的结构化。
图1 邱婧涵、刘美平、李彩萍、曾于芬老师授课现场
在授课结束后,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召开了课后反思会。首先,四位授课教师从教学情境、教学方法、问题设计等方面对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随后,各校点评教师分别进行了定性点评,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及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进行了点评。如育才三中地理教研组长廖仁星老师认为邱婧涵老师执教的《南极地区》一课课程设计巧妙,导入环节利用视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小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并能够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文理一小数学科组长李灿老师认为刘美平老师执教的《评选吉祥物》一课创设趣味问题情境,为学生进行数学体验给予了非常充足的时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的黄韵华老师认为李彩萍老师执教的《A Life in Sport》一课课堂层次清晰、课堂设计新颖,教师重视问题设计,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在数据汇报环节,各项目学校研修教师分别对本校现场课进行了多个维度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与汇报,在大数据的透视下,四节课课堂教学行为特征明显,普遍具有问题设计意识,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图2 授课教师自我反思
图3 学科教研组长、同学科教师进行点评
图4 研修教师数据汇报
在活动的最后,项目指导教师路征老师分别对这四节现场课进行了基于数据证据链的综合分析。路征老师首先分析了授课教师在知识萃取中教学法和教学策略方面的特色和亮点,之后基于数据证据链对授课教师的现场课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分析,本次课堂观察的数据证据链表明四位授课教师的问题设计意识较高,能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体现出研修教师在教学理念、问题设计能力方面的转变。最后,路征老师围绕“问题化教学”这一教学研究重点,分别对四位授课教师从课堂中问题系统的设计、情境创设及合作学习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
图5 路征老师综合分析和点评
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结束后,项目指导教师赵炜老师面向四所项目学校开展了主题为《问题化教学方法与策略——核心问题的设计与实践》的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坊活动。在赵炜老师的主持下,通过案例研究、小组讨论的方式,使研修教师对为什么研究核心问题、核心问题的特征以及如何设计核心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研修教师积极参与研修学习,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图6 面授活动现场
至此,“‘深圳市南山区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指导项目’第五次课堂观察和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坊活动”圆满结束了。研修教师们表示,借助于课堂行为大数据的研究利器,对问题化教学和课堂教学优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思考。期待研修教师们能借助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结合课堂教学改进工作坊的主题深入思考、积极实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形成更加巩固的校本研修机制,进一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
2021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