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相聚观数据 课堂教学共精进
撰稿人:王晓
2021年11月25日,“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润泽校区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培训项目”第一次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在线召开。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润泽校区全体研修教师与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指导教师赵炜老师、苏睿老师及助学者曹丽娜、宫晓悦和王晓。为积极响应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本次活动以“线下+线上”的方式进行。研修教师现场授课并提交授课视频、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在线召开了课后反思会。
环节一:现场授课
活动展开前,两位授课教师首先进行了现场授课。薛雯丽老师带来四年级语文课《牛和鹅》。薛雯丽老师运用朗读法、复述法以及小组合作的方式引领学生使用批注法学习课文,并且通过巧妙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接着,刘洋老师带来四年级语文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刘洋老师通过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迅速将学生代入课堂,并且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了学生对故事的内容理解以及对批注法的掌握与应用。
图1 薛雯丽老师授课现场
图2 刘洋老师授课现场
环节二:线上研讨
下午13:00,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与研修教师一同围绕两节授课视频进行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反思与研讨。苏睿老师主持本次线上课后反思会。首先,薛雯丽老师和刘洋老师分别就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不足及改进措施进行了自我反思;随后,语文学科组长袁静老师对两节课进行学科点评,袁静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形式,并建议两位老师结合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效果。
图3 薛雯丽老师自我反思
图4 刘洋老师自我反思
图5 袁静老师做学科定性点评
紧接着,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指导教师和助学者进行了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和分析,从数据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亮点和改进之处进行了细致解读。
图6 指导教师和助学者汇报数据
随后,指导教师赵炜老师进行了基于数据证据链的综合分析。赵炜老师表示两位老师通过问题整合、活动优化充分凸显了学生主体性和“让学”的思想。同时,建议薛雯丽老师优化问题结构,丰富挑选学生回答方式,并要从学生角度清晰表述教学目标,并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问题设计及突出本课独特性等方面给予刘洋老师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
图7 赵炜老师综合分析
最后,袁静老师希望研修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课堂,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至此,为期半天的“‘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润泽校区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培训项目’第一次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希望研修教师能够借助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这一利器,发现和聚焦教学问题,在未来教学实践过程中更上一层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021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