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云端再相聚 数据赋能促发展
撰稿人:樊世珂
2022年11月21日,“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科研素养提升项目”第三次课堂观察活动如期举行。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英语学科备课组长董艳梅老师、授课教师张帅老师和英语学科组教师以及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指导教师张敏霞副教授、张薇老师、李亚娇老师和助学者肖学燕、王玉娟。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活动以“线下+线上”的方式进行。研修教师提前授课并提交课例视频,靠谱COP项目助学服务团队与研修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召开课后反思会。
活动前,张帅老师执教了初三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试题分析课《Mid-term Test Analysis》。本节课中,张帅老师从学生学情出发,创设了学生自主阅读、同伴讨论和提出问题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结构框架和出题思路。
图1 张帅老师现场授课
活动当日,助学者肖学燕在线主持了课后反思会。首先,张帅老师从教学环节设计和问题设计等方面对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自我反思。
图2 张帅老师自我反思
随后,董艳梅老师对张帅老师的英语课进行了学科定性点评。董艳梅老师从教学流程和内容设计等方面对本节英语课进行了细致分析,认为教师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逐步引导学生找出说明文的结构和规律,同时表示张帅老师能够根据课堂需要和上一轮课堂观察中的专家建议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改进效果明显。
图3 董艳梅老师点评
接着,李亚娇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汇报,从数据的角度对教学行为特点进行了细致分析与解读。最后,张敏霞副教授对张帅老师的英语课进行了基于数据证据链的综合分析与点评。张敏霞副教授表示本节课有两大亮点,一是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机会;二是课堂对话质量较高,反映出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进行问题链设计,运用核心问题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并通过追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同时建议张帅老师在问题结构设计、教师回应方法与策略等方面进行优化。
图4 李亚娇老师数据汇报
图5 张敏霞副教授综合分析
至此,“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科研素养提升项目”第三次课堂观察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对利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来改进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思考,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课堂教学的改进方向。期待各位研修教师能够充分借助“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这一利器来优化教学,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实现自身专业的跨越式发展!
2022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