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齐相聚 数据分析助教研
撰稿人:徐蓉蓉
2023年5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三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如期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洼路校区张萌副校长、教学主任冯益勇老师、柏辰老师以及数学组、道德与法治组全体研修教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梦倩老师,靠谱COP项目团队指导教师张薇老师、李亚娇老师以及助学者张思佳、徐蓉蓉,共计20余人。
图1 活动合影(部分代表)
上午8点55分,活动准时开始。蔡智麟老师执教了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分一分》。授课过程中,蔡智麟老师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带领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结合折纸、涂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随后,刘玉婷老师执教了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我是一张纸》。刘玉婷老师首先通过游戏、造纸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纸的来源,然后通过课前调查表与每天数据统计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珍惜、爱护纸的想法,最后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节纸好方法”以及互送“环保小卫士”勋章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节约用纸的好方法,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图2 蔡智麟老师、刘玉婷老师授课现场
两节现场课结束后,助学者徐蓉蓉主持了课后反思会。首先,张素荣老师对蔡智麟老师的数学课进行了基于学科的定性分析与点评。张素荣老师认为蔡智麟老师的数学课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和数学的价值,并将古代数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和数学知识教学有机融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实现课堂育人的目标;同时,巧妙的活动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提出自己的发现,从而全面建构、理解分数的意义;总体而言,蔡智麟老师在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环节的实施以及对课堂生成的反应方面都具有较好的表现。
图3 张素荣老师学科定性点评
随后,助学者徐蓉蓉、张思佳对两节课进行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从数据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亮点和改进之处进行了细致解读。
图4 徐蓉蓉、张思佳数据汇报
紧接着,李亚娇老师、张薇老师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基于大数据的综合分析与点评。李亚娇老师认为蔡智麟老师的数学课亮点是利用高阶问题深化分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丰富的活动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逻辑推理能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建议蔡智麟老师优化问题结构设计,丰富互动方式,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和知识建构。张薇老师认为刘玉婷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借助体验式教学和多种活动,体现了海淀实验小学“三声课堂”的特色,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并将情境教学和创造性问题相结合,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及道德修养;建议刘玉婷老师通过批判性问题和若何问题的引入,基于成长难点从感悟到移情,促进学生审辩式思考,优化活动设计,促进生命教育的落地开花。
图5 李亚娇老师、张薇老师综合点评
接下来,蔡智麟老师和刘玉婷老师分别结合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从教学活动、师生互动、课堂时间安排等方面对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自我反思,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的教学改进方向。
图6 授课教师自我反思
最后,张萌副校长总结讲话。张萌副校长认为本次活动从大数据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课堂教学,对优化与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三声课堂”教学理念的落实有较大作用与价值。建议各位青年研修教师有意识地提升数据素养及教学研究能力,从大数据视角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与优化进行反思,发现并总结教学特色及现阶段的教学改进点,落实“三声课堂”教学理念;借助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观察来撰写研究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在不同学科中总结提炼“三声课堂”的优秀策略和特色模式,使课堂教学研究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循证。
图7 张萌副校长总结讲话
至此,为期半天的“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三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本次活动,研修教师切实体悟到了利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优化教学实践的优势,明确了今后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并对当前课堂中的问题及提问质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思考。希望各位研修教师能够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不断挖掘课堂教学优势,反思与探讨总结“三声课堂”的教学特色,借助数据赋能实现课堂提质增效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202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