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聚史家观课堂 共同研讨收获丰
撰稿人:樊世珂
2023年5月23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五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如期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高李英副校长、数学学科主管吴斯主任、六年级组长王大贵老师,五、六年级数学组全体研修教师和参加学习交流的北京市第二中学的数学教师以及靠谱COP项目团队指导教师张薇老师、李亚娇老师和助学者张思佳、郭毅,共计10余人。
图1 活动合影(部分代表)
上午9时35分,活动准时开始。首先,王丹老师执教了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找规律》。王丹老师从生活中的问题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发现规律,在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过程中体会化繁为简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图2 王丹老师授课现场
上午11时5分,助学者张思佳主持了课后反思会。首先,王丹老师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进行了自我反思。
图3 授课教师自我反思
随后,王大贵老师对王丹老师的数学课进行了基于学科的定性分析与点评。王大贵老师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认为王丹老师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总结,亲身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给予充分表达个性化观点的机会,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新课标所强调的“真学习”。
图4 王大贵老师学科定性点评
紧接着,助学者郭毅、张思佳对本节课进行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汇报,从数据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亮点和改进之处进行了细致解读。
图5 郭毅、张思佳数据汇报
接下来,张薇老师对王丹老师的数学课进行了基于数据证据链的综合分析。张薇老师表示王丹老师能够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以高阶问题为引领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丰富的互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会化繁为简、数形结合、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同时,建议王丹老师能够适当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借助批判性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由扶到放实现课堂提问主体的转向,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图6 张薇老师综合点评
最后,吴斯主任做总结发言。吴斯主任肯定了专业的数据分析与综合点评,表示课堂教学围绕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有益于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期待研修教师在未来教学实践中能够借助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对自身课堂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改进,不断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图7 吴斯主任总结发言
至此,为期半天的“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五次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充分体会到了利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与改进教学的魅力,在交流与研讨中明确了自身课堂教学行为特点,拓展了后续课堂教学的改进思路。期待研修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支持下深入反思,积极实践,不断积累优秀教学经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双提升!
2023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