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暖阳迎夏日 课堂观察共成长
撰稿人:张桐雨
2023年6月9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四次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如期举行。此次活动与双榆树第一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活动”整合开展,主题是“聚焦数学核心素养 指向学生思维发展”。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张亚杰主任和项目组数学学科研修教师以及靠谱COP项目团队指导教师张敏霞副教授和助学者许芮、郭衍志、张桐雨,共计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张亚杰主任主持。
图1 张亚杰主任主持
本次活动开展了两节现场课堂观察与诊断。其中,高文哲老师执教的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图形之间的关系》以“根据特征猜图形”的趣味活动导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随后通过“自主探究图形的分类标准并进行分类-从立体图形中寻找图形-交流总结”等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推进课堂教学;张彩璇老师执教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课《认识角》创设了“寻找生活中的角”的教学情境,设计了“创造角-对比角-再次寻找生活中的角”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建立数学中“角”的正确表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期间,靠谱COP项目团队对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数据采集。
图2 高文哲老师和张彩璇老师现场授课
两节课后,赵伟老师、陈云老师和高婷婷老师分别分享了对两节课的点评。赵伟老师指出高文哲老师的课堂能够带领学生系统化、网络化地复习学过的知识,建议高文哲老师进一步优化活动设计;陈云老师指出两节课堂均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高婷婷老师指出两位老师的课堂很好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3 赵伟老师、陈云老师和高婷婷老师学科点评
随后,助学者张桐雨和郭衍志对两节课的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进行了汇报,从数据的角度针对两节课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类型、对话深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图4 助学者数据汇报
接着,张敏霞副教授对两节课进行了基于数据证据链的综合分析与点评。张敏霞副教授指出高文哲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引领,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化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建议高文哲老师优化问题设计,增加高阶问题促进知识的迁移应用,在课前预习和小组汇报等环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强生生互动,促进课堂生成。针对张彩璇老师《认识角》一课,张敏霞副教授肯定了本节课在活动设计、情境设计、师生交互、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同时建议张彩璇老师进一步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高阶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图5 张敏霞副教授综合分析
至此,“‘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诊断与改进项目’第四次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活动,研修教师对借助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改进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改进方向与实施路径。期待研修教师能够借助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有效诊断分析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2023年6月9日